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壹個充滿復雜的思想與懷疑的情緒的詩人,他的期待卻是如此簡單,只是渴望遇見兒時童話裏的愛情。
當然相信每個讀詩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期待,但是這樣的期待又有幾人可以實現呢?每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的缺失感,在詩歌裏這樣的缺失感被無限地放大。
人生的成長只不過從缺少壹樣東西換成缺少另壹樣東西,永遠沒有人會有完美的人生。
很多時候人的內心都是孤獨的。但是詩歌卻可以完美地詮釋這些所有的感覺,無論是期待,還是恐怖,還是相信,還是懷疑,在詩的世界裏,可以給我們想要的壹切答案,找到最初的內心。
雖然被稱作朦朧詩派,但其實詩歌壹點也不朦朧,因為每壹首詩在不同的人眼裏都會讀出不同的內容。根本沒有必要去尋求壹個所謂的標準答案。
看到壹首詩,合自己的心情,填上自己喜歡的色彩就好,刻意去了解創作背景又有什麽意義呢?既然沒有人可以回到詩人所處的時代環境,那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用別人的詩歌詮釋自己的心情便算是讀詩最好的境界,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為了做學問而讀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