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國學啟蒙
高中國學講座系列之三——唐代詩歌專題
唐代詩歌專題講座草稿
提綱:
壹,過渡 詩人聖賢皆多情
二,什麽是詩?
三,中華民族是詩歌的民族
四,唐詩分期 知人論世
五,初唐的風骨與情韻——四傑,陳子昂,張若虛
六,浪漫的盛唐氣象——李白與壹些詩人群體
七,憂慮的中唐——杜甫與中唐詩歌藝術風格的多樣性
八,無奈的晚唐——向後看,懷古;內向轉,愛情
壹,過渡 詩人聖賢皆多情
子立川上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聞韶 三月不知肉味。
麻木不仁如何賞得了詩。如何做得了詩人,聖人。
二,什麽是詩?
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這是詩歌嗎?
可奈年光似水聲,迢迢去不停。
壹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
飛紅萬點愁如海_——秦觀
花開花落飛滿天。——紅樓夢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鳥鳴澗》人閑桂花落……——敏感細致的詩人
辛稼軒——醜奴兒令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柳永——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渺,歸思難收。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李商隱——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豈是好的詞藻,可做得了的呵。
三,中華民族是詩歌的民族
中華民族 詩的民族 多情的民族 ……遺憾的翻譯……呵呵我們體會壹下
月亮 無盡的遐想 月宮 桂樹 嫦娥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趣談:詩人
四,唐詩分期 知人論世
漢唐盛世:唐人街 唐裝 漢族 漢字
唐詩分期: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知人論世 詩歌與時代烙印
世間最敏感的是詩人 ——試壹試,錯了不打緊,我們只是稍微體驗壹下。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孤獨冷落 王朝之秋)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躊躇滿誌)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衰世之音)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揚帆遠行)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盛世高歌)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王朝落日)
五,初唐的風骨與情韻——四傑,陳子昂,張若虛
1、“風骨”的追求 ——走向振奮的大唐詩歌
1)四傑:王楊盧駱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復習:“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引:此為——剛腸的送別
勸君更近壹杯酒——深情體貼的送別
孤帆遠影碧空盡——浪漫詩意的送別千古麗句:煙花三月……
莫愁前路無知己——樂觀豪邁的送別
3)盧照鄰——“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4)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5)陳子昂——六合 宇宙 偉大而孤傲的自我,生命短促的悲哀。
6)補充壹個妙句: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大家壹起品味多麽絢麗,明快。
結:去除浮艷雕琢。激情與雄傑之氣。風骨剛健,氣勢宏大,視野開闊。
2、“情韻”與興象—— 浪漫氣質的日益強化
初唐向盛唐的過渡詩人
1) 劉希夷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 重點講的 《春江花月夜》
聞壹多: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精講前半部分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
明月隨潮水湧生,何其壯觀。月光照耀千裏之遙,哪處不在明月之中!江水曲曲彎彎繞
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流瀉在花樹上,像壹層潔白的雪。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
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了夢幻壹樣的銀灰。“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世上
只有皎潔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神話般美妙的境界!
江畔……宇宙永恒,個人的人生短暫呵——人類卻是永恒……
……月光下,江水急流……奔騰,把詩歌推向更高的詩境。江月有恨,流水無情,
……呵呵,同學們,下面是大片的寫離愁別恨了。過渡得……
結:詩情與畫意,純美的意境,濃烈的情思,無窮的韻味……
看到盛唐氣象 浪漫的氣息 青春的旋律 澄澈透明的景觀 奔湧而來。
六,浪漫的盛唐氣象——李白與壹些詩人群體
1、兩種截然不同的美——邊塞詩與山水田園詩對比觀
邊塞詩的代表詩人:岑參 高適
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王維 孟浩然
磧中作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裏絕人煙。
別董大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竹裏館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結: 田園詩歌:寧靜優美秀麗清新和諧
邊塞詩歌:慷慨 豪邁 剛健 悲壯 激昂
2、詩佛 盛世桃花源中的王維
A王維詩的靜逸空靈之美
前面兩首略《竹裏館》,《鹿寨》略。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山中獨坐》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結:無我之境?有我之境? 心境的澄澈,空靜之美。
靜謐,情韻悠遠,
以動寫靜,喧中求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B王維詩的繪畫美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結:空間感,色彩美,光的調和,比例與調和。
C補充
孟浩然名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風鳴兩岸葉,月照壹孤舟。(前: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夜歸鹿門山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寵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
李白贊美孟浩然:我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山水田園詩與 謝靈運 陶淵明
尋找心靈的桃花源 大隱隱於市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D. 附加體會:詩人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例證: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十裏壹走馬,五裏壹揚鞭……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尤聞俠骨香。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還有: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歇。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3、 七絕聖手 詩家天子 王昌齡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鑒賞:為什麽說這是唐人七絕壓卷之作? 千年以前,萬裏之外……
采蓮曲 芙蓉樓送辛漸 從軍行 長信秋詞……
邊塞 閨怨 送別
提壹下:崔顥《黃鶴樓》 唐人七律的壓卷之作。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4、 慷慨奇偉的邊塞詩歌 高適岑參
高官高適:沈雄與骨氣 苦難與崇高——《燕歌行》
岑參好奇:意奇 語奇 調奇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壹川碎石大如鬥,
隨風滿地石亂走!
品壹品高岑的細微差別。
5、 詩仙李白與盛唐氣象
李白的詩歌,最鮮明的體現了盛唐的時代精神風貌,飽滿的青春熱情,爭取自由的蓬勃精神,積極樂觀的理想展望,強烈的個性色彩。神來,情來,氣來。浪漫,壯美,明麗,清新俊逸,行雲流水……
這是中國詩歌史上最富有朝氣的歌唱!
最簡概的生平介紹:……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自信,自由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壯美,奔放: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大鵬壹日同風起,摶扶搖直上九萬裏。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清新,優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千古麗句:煙花三月下揚州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壹叫壹回腸壹段,三春三月憶三巴。(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流動、跳躍: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
絲暮如雪……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狂風吹我心,西掛鹹陽樹。
七,憂慮的中唐——杜甫與中唐詩歌藝術風格的多樣性
1、概括
這個時期,濃烈的理想色彩消退了,人世間的艱辛代替了理想色彩,中年憂慮送走了少年情懷。
這也是壹個藝術高度成熟的時代:老杜詩篇與詩歌藝術多元化發展。
2、離亂時世的悲歌——杜甫
時間關系,杜甫我很希望能另開專題講,今天略講
A時代的悲歌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夜闌更秉燭,驚定還拭淚。
B壹代詩史 三吏 三別 兵車行 自京……
C沈郁頓挫與蕭散自然
文選:
《登高》——杜甫七律第壹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老杜第壹快詩。
《蜀相》——杜甫謳歌自己的偶像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語言:
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大家跟隨老杜壹起認識壹下律絕。
絕句 江畔獨步尋花
3、 孤獨冷落的大歷詩歌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壹個時代的特色
秋風的冷色調與夕陽返照的黃昏——壹個王朝的秋天。詩味有的,氣骨頓衰。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淒涼,冷落,惆悵,清冷……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孤高峻潔,清幽空寂。寒冷而寂寥的色彩。
4、 詩豪劉禹錫和他的好朋友柳宗元
壹對好友,交情甚篤,才華相當,遭遇相近。
壹代詩豪: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引毛澤東《采桑子 重陽》互證
浪淘沙 莫道讒言如浪深, 莫言遷客似沙沈。 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寒沙始到金。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裏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個人,性格剛毅豪猛,憂患中雖有苦悶,始終不曾絕望,始終跳躍著壹顆鬥士的
靈魂。他有哲人的氣質。(後面專門講他的懷古詩歌。)
相比之下,有些內向,想不開的柳宗元: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孤獨者的千古絕唱!
嶺樹重遮千裏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絕妙的山水詩文——煙消日出不見人。唉乃壹聲山水綠。
結:劉詩昂揚,柳詩沈重。劉詩擴張,柳詩內斂。
劉詩氣雄,柳詩骨峭。柳詩明朗, 柳詩淡泊。
5、 再壹組對比:元白詩派和韓孟詩派
我只能給大家點概括的印象這本來是分開講的,時間關系,我們只能略做對比
韓孟詩派:怪奇之美 求新…… 代表:韓愈,孟郊,李賀
元白詩派:通俗的民歌風味。代表:白居易 元稹
名句名篇勾勒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同是天涯淪落人。
以下趣談:
白居易與老婆婆;再看壹些韓孟詩派的壹些險句,比壹比嘛。
詩鬼李賀的鬼詩:
幽蘭露,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
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賞:纖纖綠草,是她的茵褥,亭亭青松,是她的傘蓋。春風拂拂,是她的衣帶飄飄,
流水叮咚,是她的環佩聲響。淒風苦雨……
元稹選講壹首
真性情——風流才子不風流
看元稹在妻子韋叢死後寫的大量的悼亡詩
離思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賞:孟子: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巫山有朝雲峰,下臨長江,
雲蒸霞蔚。。“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
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
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
類似的還有壹個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八,無奈的晚唐——向後看,懷古;內向轉,愛情
1、杜牧——暮氣濃郁的懷古詩篇
王朝末世,傷悼的情調
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家家雨,落日樓臺壹笛風。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
另此類調子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詩人是最敏感的。王朝的傾頹之勢,末世的景象,衰颯的日薄西山的氣氛,籠罩著這時的詩壇。
至於懷古名篇,我還想補講壹首劉禹錫的。
金陵故事,短命王朝們,頻繁興衰,金陵懷古的詩可真多也真有味呵。
2、李商隱——朦朧多義與對內心世界的開拓
壹代情聖
情調幽美,愛情悲歌,淒艷渾融
象征,暗示,晦澀多義……
大量無題詩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堂西畔桂堂東。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淚轉蓬。)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年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我們還是不講……超越時空,真幻,古今……費解呵。幽眇朦朧,不盡之意……正 是李商隱詩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