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戴望舒的詩集是哪壹本?

戴望舒的詩集是哪壹本?

戴望舒的詩集作品:《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 《戴望舒詩選》、《戴望舒詩集》、《戴望舒詩存》。

戴望舒( 1905年11月15日- 1950年2月28日) ,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縣(今杭州市余杭區)人。後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他先後在駕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 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壹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刑。

他是首個將西班牙詩人洛爾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1929年4月,出版了第壹本詩集《我的記憶》,這本詩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篇就是《雨巷》,受到了葉聖陶的極力推薦,成為傳誦壹時的名作。代表作品有《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等。

主要作品

詩歌合集:《我的記憶》、《望舒草》 、《望舒詩稿》、 《災難的歲月》、 《戴望舒詩選》 、?《戴望舒詩集》、《 戴望舒詩存》

理論合集:《小說戲曲論集》、《讀李娃傳》

翻譯作品:《少女之誓》 法國沙多勃易盎著、《鵝媽媽的故事》 法國沙.貝洛爾著、《意大利的戀愛故事》、《兩次戰爭間法國短篇小說集》 、《意大利短篇小說集》、 《小城》 等作品。

詩歌藝術特點

戴望舒的詩歌作品雖然不多,而且大多是短詩。但在詩歌藝術上,卻呈現出了獨特的成就與魅力。他的詩歌中內含的多種思想藝術氣質,都顯示著或潛存著新詩的發展與流變的種種動向。新詩發展的歷史從本質上說是壹壹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多少名噪-時的聞達者隨著時光的流逝只剩下文學史價值,不再具備文學本身的價值;而戴望舒的詩雖幾經命運沈浮,卻始終魅不減,風流了幾十載。詩人從汲取中國古典詩詞的營養到采擷西方現代派手法,最終走向詠唱現實之路,幾經尋覓和創新,形成了自己詩歌的特殊風格和色調。尤以其詩境的朦朧美、語言的音樂美和詩體的散文美為主要特色。

1、詩境地朦朧美

戴望舒將法國象征派作為自己偷食的禁果,以此用來豐實自己詩歌創作的藝術手法。以象征化的意境和氛圍傳達感情,是戴望舒對中國現代派詩歌建設的壹個重要貢獻。象征派詩人追求的是強烈的情緒寓於朦朧的意向中,主張詩要寫得像“面紗後面美麗的雙眼”, 傳達出內心的最高真實。

2、語言的音樂美

戴望舒曾說: "詩的情緒不是 用攝影機攝出來的,它應當用巧妙的筆觸描出來。這筆觸又是活的,千變萬化的。”這裏所說的“巧妙的筆觸”就是用藝術的語言築造詩歌。戴望舒的詩歌語言最突出的藝術特點就是音樂美。

3、詩體的散文美

戴望舒從《我的記憶》開始,逐漸擺脫格律詩的樊籬,開始為自己制造” 最適合自己走路的鞋子”, 即以自由的散文化手法傳達感情。這種現代口語形式的自由詩體,顯示出了戴望舒詩歌所具有的另壹種藝術美散文美,這種創作風格也確立了詩人現代派詩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