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原作者:近代詞人毛澤東所作。
《沁園春·雪》突出體現了毛澤東詞風的雄健、大氣。作為領袖毛澤東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負,與廣闊雄奇的北國雪景發生同構,作者目接“千裏”“萬裏”,“欲與天公試比高”;視通幾千年,指點江山主沈浮。充分展示了雄闊豪放、氣勢磅礴的風格。
原文節選: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譯文:
北方的風光,千萬裏冰封凍,千萬裏雪花飄。遠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壹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
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壹試與老天爺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
擴展資料該詞上片描寫北國壯麗的雪景,縱橫千萬裏,展示了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抒發了詞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下片議論抒情,重點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抒發無產階級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壯誌。
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於壹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全詞用字遣詞,設喻用典,明快有力,揮灑自如,辭義暢達,壹瀉千裏。全詞合律入韻,似無意而為之。雖屬舊體卻給讀者以面貌壹新之感。不單是從詞境中表達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達系統的詞語,鮮活生動,凝練通俗,易誦易唱易記。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總寫北國雪景,把讀者引入壹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不僅突出了詩人對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獨到優雅,可以冠結全篇。“北國風光”是上片內容的總領句。
“千裏”“萬裏”兩句是交錯說的,即千萬裏都是冰封,千萬裏都是雪飄。詩人登高遠望,眼界極為廣闊,但是“千裏”“萬裏”都遠非目力所及,是詩人的視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擴展,意境更加開闊,氣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純然壹色,包容壹切。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可謂承上啟下,將全詞連接得天衣無縫。“江山如此多嬌”承上,總括上片的寫景,對“北國風光”作總評;“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啟下,展開對歷代英雄的評論,抒發詩人的抱負。這壹過渡使全詞渾然壹體,給人嚴絲合縫、完整無隙的感受。
祖國的山河如此美好,難怪引得古今許多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爭著為統壹天下而奮鬥。壹個“競”字,寫出英雄之間激烈的爭鬥,寫出壹代代英雄的相繼崛起和衰落的經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的姿態,並揭示了為之奮鬥的動機。
創作背景:1936年,紅軍組織東征部隊,準備東渡黃河對日軍作戰。紅軍從子長縣出發,挺進到清澗縣高傑村的袁家溝壹帶時,部隊在這裏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毛澤東在這裏居住期間,曾下過壹場大雪,長城內外白雪皚皚,隆起的秦晉高原,冰封雪蓋。
天氣嚴寒,連平日奔騰咆哮的黃河都結了壹層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濤。毛澤東當時住在農民白治民家中,深夜。見此情景,頗有感觸,填寫了這首詞。《沁園春·雪》最早發表於1945年11月14日重慶《新民報晚刊》,後正式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百度百科-沁園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