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受寵後的詩歌

受寵後的詩歌

他所有的寵愛都集中在她身上

——唐詩中的楊貴妃

《全唐詩》中只有壹首楊貴妃自己寫的詩,但涉及她的詩不下百首。

壹、關於楊貴妃入宮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直到楊家的壹個孩子,還沒長大,就在內室裏長大,沒有人認識她。但天恩不藏,終於有壹天被選為皇家。”看來,楊玉環是通過挑選或接受禮物進入皇宮的。

據《新唐書·後妃傳》記載:

唐玄宗的貴妃楊,始為長壽公主。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被冷落在後院。或者說公主的姿勢很自然,所以呼喚故宮。如果她不壹樣,她就是乞丐女官。數字太真實了,更幸運的是,壽王聘請了魏來培養她。

至於楊貴妃是如何從壽妃成為玄宗貴妃的,陳寅恪先生在《白元詩話》壹書中第壹章作了詳細考證,否定了朱彜尊暴露的《書亭集五十五》和《楊太貞傳》壹書認為“壹妃入宮是從道觀,不是從壽帝。”根據聲明,證實楊貴妃曾是長壽公主,武惠妃死後,她被視為女道士。天寶四年八月十七日,楊太真為貴妃。

全唐詩中有兩次提到“壽王”。壽星李茂是玄宗的第18個兒子,他的母親是深受玄宗寵愛的武惠妃。

李商隱的驪山思想:“驪山飛泉暖香,九龍顧玉蓮府。平明萬壽堂之幸,非出於金玉而出於壽王。”玄宗和楊貴妃運氣好,壽王刻意避開。

李商隱《龍池》:“龍池賜酒開雲屏,解鼓聲止。半夜酒席永歸宮,王雪醉醒。”王雪喝醉了,但壽王是清醒的。在這樣嘈雜熱鬧的宴席上,壽王心事重重,不願吃飯。

詩中壽王的態度反映了妻子被父親奪走的無奈。

二、關於楊貴妃的美貌與才華

《舊唐後妃傳》:“太真婉約,能歌善舞,音律流暢,聰慧過人。每次我期待著歡迎妳,我會搬到意大利。”

關於楊貴妃的美,李百佑的《清平調三首》和陳紅的《長恨歌傳奇》介紹了這組詩的寫法:

開元時禁止重視木牡丹,也就是今天的牡丹,在興慶董馳東邊的沈香閣前種了幾本紅、紫、淡紅、白的書。花兒會開,最好的會在夜晚發光,公主會步步為營。被招入梨園的弟子中,會得到十六色歡喜。李龜年以擅長唱歌為名,手裏拿著壹個檀木板,把樂譜放在面前,就想唱。大師說:“欣賞名花時,為何不用舊樂詞給嬪妃?”接著他下令龜年持金花信箋,並宣布翰林學士李百立有“清平樂”三個字。承傳聖旨,仍苦留洞中,借筆賜之。第壹首:“雲欲衣,花欲容,春風吹門檻。若不是玉山頭,月下會遇瑤臺。”第二首:“壹片紅露凝香,雲雨斷腸。”請問誰長得像漢宮?可憐的燕子依靠新的化妝品。"第三首:"名花傾社稷,相賞,含笑望君。說明春風無限可恨,沈香亭北倚籬。“龜年命梨園弟子調詞撫摩絲竹,從而推動龜年傳唱。公主捧著玻璃七寶杯,喝著西涼州府的酒,談笑領歌,意味深長。論余笛倚歌的曲調。如果妳每首歌都改,妳就來不及魅惑它了。喝了它,公主,折好繡巾再拜。自然,李翰林不同於他的單身漢。

這組詩將楊貴妃的容貌與盛開的牡丹花相提並論,贊美她超凡脫俗的魅力,仿佛在仙境中相遇。楚襄王為之斷腸的巫山神女,比不上貴妃的美貌,漢成帝的寵妃趙,比得上衣冠不整。雖然把楊貴妃比作禍國殃民的趙讓她不快,但與身輕如燕的人相比,她實在看不出楊貴妃豐滿的身材。

唐詩中多次提到楊貴妃與舞蹈的關系。她不僅喜歡看音樂和舞蹈,而且特別擅長表演,甚至親自教梨園裏的弟子們。舞蹈教學的時候不用多說,演示是不可避免的。從這點來看,楊貴妃應該是輕盈的。

楊貴妃的才華主要體現在音樂和舞蹈上。全唐詩中她寫的唯壹壹首詩是寫給張的。

《為張舞》:“羅袖飄香,紅香縈繞秋煙。輕雲嶺搖風初,嫩柳池吹水初。”

輕盈的衣袖舞動,散發出陣陣體香,就像紅色的芙蓉花在煙熏的秋色中優雅地綻放,就像微風吹拂著山上的雲,就像池塘邊的嫩柳條掠過水面。

張是楊貴妃的仆人。“這個名字看起來不像是宮女的真名。可能是她師父貴妃送給她的,靈感可能來自李白的詩‘雲欲衣花欲妝’吧。”(小楓《楊貴妃和她的詩》)

楊貴妃和玄宗帶著張去宮。張表演了壹段舞蹈,貴妃寫了壹首詩作為禮物,真誠地贊美了這位年輕美麗的舞蹈家。也許張的舞蹈是貴妃親自教的,她的表演能把編舞的思路引向涓涓細流如泉,如風如蓮,如垂柳探水。貴妃的靈魂已經與張的舞蹈融為壹體。

詩中提到楊貴妃與各種舞蹈的關系。

胡璋《春鶯》:“興慶池南柳未開,真放壹梅先。我的妻子已經唱過了春鶯,花兒在輕輕地跳舞。”春鶯是柔美的舞蹈,處理梅花太真實,踩著節拍,悠然自得。

還有著名的禮服和羽毛舞。

《楊太珍傳》卷上:“公主醉舞《霓裳羽衣》,大樂。”費陽也說:“《霓裳羽衣》這首歌,可以掩飾過去和過去。”

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作》:“貴妃轉君側,弱而眾。冬雪暖,春風蕩漾。”擅長衣舞羽舞的楊貴妃,弱到連首飾都覺得沈重,可見她身姿輕盈。

王建《舞十首·衣上歌》(8):“分頁法部壓衣,不做是新恩。應該是樓上的貴妃,我老婆得獎了。”這是看彩排禮服舞的場景。

王建《霓裳羽衣曲》第五部也寫道:“有貴夫人陪妳教霓裳,自始至終。”這是楊貴妃,陪玄宗教霓裳的樂舞。

白居易《長恨歌》:“雲發髻因太急而垂,花帽隨臺而散。風吹著仙女,仿佛她穿著彩虹裙和羽衣翩翩起舞。”裙擺搖曳,走起路來就像穿著裙子跳舞,輕盈之感可見壹斑。

除了穿著衣服和羽毛跳舞,楊貴妃還擅長表演舞蹈,如胡璇。胡璇舞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少數民族舞蹈。它跳起來,左右轉動,像風壹樣快。八世紀傳到長安。楊貴妃和安祿山擅長這種舞蹈。

白居易《胡璇女》:“天寶時節欲變,人皆學變。其中有太真外鹿山,二人最佳。”

此外,楊貴妃還精通多種樂器。

鄭楚輝的《明太祖文怡雜記》不僅對楊貴妃的琵琶演奏技藝大加贊賞,還提到她收徒並傳授技藝。“貴妃每持琵琶,奏於梨園,其韻悲清,飄如浮雲。”"郭以下諸王公競相收為琵琶貴妃弟子,各有貢獻。"

胡璋《玉環琵琶》:“宮樓有琵琶聲,雲山是旅。回過頭來看,段氏不是妳的本意,玉環也沒有明明白白的恨。”這個玉環演奏家指的是演奏的琵琶,而不是,但可以看出,玄宗對琵琶演奏非常在意,所以擅長演奏琵琶的和唐可謂知音。另外,這首詩可能有壹語雙關的意思,明寫琵琶,暗寫對擅長彈琵琶的馬嵬的無限恨意。

胡璋《王泰小官》:“郭潛往南,宜春沈園映花。於今很幸運,沒有人看到他,他偷了泰王的小管。”雖然後人對這首詩的主題有很多猜測,但至少可以看出楊貴妃還是有些吹笛子的功力的。

陳紅的《長恨歌》也提到“公主好擊清,伯之聲響,新聲多。雖然她太經常在梨園裏做妓女,但她夠不著。”

第三,關於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

唐精通樂舞,經常自創音樂,擅長吹笛子和羯鼓。楊貴妃對旋律也相當精通。他們堪稱樂舞藝術的知音,唐非常寵愛楊貴妃,這在白居易的詩《長恨歌》中有詳細描述。“但是春天的夜晚很短,太陽升得太快,從那時起,皇帝放棄了他的早期聽證會。把他所有的時間都浪費在宴會和狂歡上,他是春天的情人,夜晚的暴君。他的宮廷裏還有其他的女士,三千位都是絕色美人,但是他對三千位的寵愛都集中在壹個人身上。金鑾殿妝飾夜用,玉塔裏收拾酒席,她便閑蕩,慢飲美酒。”

《舊唐後妃傳》:“宮中稱夫人,禮儀同皇後。”

唐玄宗年間,皇後之下設惠、李、華三嬪妃,不設“貴妃”級別。"開元初,得天獨厚,王皇後被廢黜."武惠妃死後,玄宗寵壞了楊貴妃。

“玄宗此人有壹次幸運之旅,貴妃是隨侍,壹邊騎著馬,壹邊握著鞭子的高力士。宮中有700人為皇宮從事織錦刺繡,雕工數百。楊、易、淩表其史,必請良工作奇器奇服,以賀貴夫人,因其地位顯赫。”

據史書記載,玄宗對楊貴妃確實寵愛有加,這在他的詩作中也有所體現。

杜甫的《哀將頭》:“而王國的第壹夫人,來自太陽宮,在皇帝的皇家戰車上侍候。”班婕妤是“租界”,楊貴妃是“同行”。

文《過華清宮二十二韻》:“追憶往昔開天,不如講和,不如遠行。貴妃專運,天子富貴春秋。月光霓裳堂,風幹結古樓。”

《新唐書·後妃傳》:“妾愛荔枝,必生之,故騎之,行千裏,而味未改,已至京師。”

杜甫、、韓偓、等都曾以宮荔枝為題作詩,其中以杜牧的詩最為著名。

杜牧《過清宮三首》之壹:“長安回望繡堆,山頂開千回。壹騎紅塵笑,沒人知道是荔枝。“楊貴妃愛吃荔枝。為了讓荔枝這種來自南方的熱帶水果能時髦新鮮地運到長安,她不惜付出人和錢的代價,下令迅速送到馬池。

胡璋《馬尾婆》:“標不全,南人稀,北人多。塵香馥郁,荔枝猶達馬尾坡。”唐玄宗帶著貴妃西逃的時候,荔枝可能真的沒有被追到馬尾坡,但唐玄宗還是盡力滿足了她的胃口。

謝遷《蜀國偶題》:“忽憶明帝西天樂,誰知隱傷隱怨?”佩蘭要對臣子說話,不要把荔枝入金盤。“當妳看到荔枝的玄宗時,妳會被那壹幕和死在馬玉坡的楊貴妃小姐所感動。

陳洪在《長恨歌》中寫道:“同上,只是同室,專宴,專寢。雖然樂府裏有三夫人、九夫人、二十七夫人、八十壹皇妃、後宮才人、妓女,但天子無所顧慮。六院沒有幸運的人。”

胡璋《靈臺二首》(後壹首是杜甫的詩)之壹:“昨夜皇上賜我新禮,我含笑入簾。”玄宗剛剛舉行了隆重的授道儀式,貴妃就敢不講究條條框框地見皇帝。(也有人說“冊封貴妃”是壹種儀式,女道士楊太真終於可以和玄宗名正言順了。)

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也詳細描寫了玄宗在貴妃死後的悲傷心情和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並試圖通過方士傳達訊息,重申他們的永恒愛情。

第四,關於楊家的顯赫。

《舊唐後妃傳》:“(楊貴妃)有三個姐姐,都是才子佳人。玄宗與國夫人稱號:龍大媽,韓國;三姨,封國;八嬸,封秦國。多虧了格蕾絲,他走進了宮殿,投身於這個世界。天寶初,入貴妃。妃子的父親玄奘把禮物送給了邱和齊國公。母親封了郭亮夫人;宣萱叔叔,光祿慶。那麽從我哥開始,我就跟妳說實話;坤,欽差,太華公主,壹位武將公主的女兒,以母愛和禮遇,給所有公主,甚至是給宮裏的公主,讓出了第壹位。韓夫人、郭夫人、秦夫人,還有裴、顏等五家,都已請了來幫忙,府縣都如聖旨壹般收下,門如城池。”

天寶五年,“寵物見面越多,時間越長。”韓夫人,郭夫人,秦夫人18歲給錢謙官,是粉之都。授三品,去柱國,私立戟。昆仲五姐妹,第壹個大開大合,僭取宮室,騎著車馬,照耀北京,互相誇贊。每棟樓都要1000多萬,看到體制比自己強的就徹底重建,土建沒日沒夜的放棄。玄宗賜遺四方,五族如壹,中國使臣不絕。進入新世紀以來,再也沒有楊的比了。"

關於郭夫人的詩,最著名的是杜甫的《郭夫人》(胡璋《靈臺集》二首之壹):“郭夫人虧欠主,平明騎入宮門。不過,我覺得粉的顏色臟,就把蛾眉掃向至尊。”騎馬進宮時,我面無表情地見到了皇帝。

杜甫的兩句為道:“但權力可以像火焰壹樣熾熱,灼傷人的手指,要提防總理,提防他皺眉頭。”全詩描寫了楊的奢侈生活,反映了其家庭的“熱望”。

劉明聽鸞說:“兩個為道路是寫刺楊樹。”作為外戚,楊家豪奢的生活在這首詩中表露無遺。

白居易的《長恨歌》:“兄弟姐妹都死了,因為她照亮了她的家族。她給整個帝國的每壹位父親、每壹位母親帶來了幸福,因為生的是女孩而不是男孩。”我寫了楊家之顯赫,羨煞天下人。

五、關於楊貴妃之死

《舊唐後妃列傳》:“潼關失陷,從幸到馬嵬,皇軍大將陳暗中策動太子父子。四軍未散,玄宗派力士來問,說‘賊還在’,指的是貴妃。力士又奏,皇帝不領,與公主商議,上吊於佛堂。三十八歲時,他躺在藝兮路邊。”關於玄宗重葬貴妃的問題,“聖旨令其異地重葬。第壹個癤子包在紫色床墊裏的時候,皮膚已經爛了,但是香囊還在。當官獻上,皇上視之為悲,令其在另壹殿中塑造,日夜望之。”

《全唐詩》中有40多處提到“馬嵬”壹詞,幾乎都與楊貴妃有關。

白居易《長恨歌》:“軍中之士,無壹不動,直至馬蹄踏蛾眉。絢麗的發夾掉在地上,沒有人去撿,壹個綠白相間的玉簪和壹只黃金色的毛鳥。皇帝救不了她,只能捂住臉,後來他轉頭看的時候,血和淚的地方。”“從馬尾坡沿線的泥土裏,那被埋葬的,那段記憶,那段苦悶。她潔白如玉的臉在哪裏?。"

關於香囊,在詩中也有體現。

胡璋《太真香麻袋》:“金嬪妃小花囊,耗胸舊香。為王取回者,終身遺憾。”

關於楊貴妃的死法,大多出自《唐書》,認為是上吊,但也有其他版本。

劉禹錫《馬尾行》:“貴人飲金屑,忽順英。”說到吞金而死。

杜甫《哀將頭》:“那雙完美的眼睛在哪裏,那壹口珍珠般的牙齒在哪裏?,壹個沾滿鮮血的靈魂沒有家,無處可歸。”

鄭弼《晉陽門詩》:“馬若不能驅前,丞相射不義者。長眉鬢是用來凝血的,淚中藏著君王。”

文聽雲《馬嵬驛》:“歸魂則無煙,葬血則悲。”上吊應該是不流血的。根據上面提到的幾首關於“血”的詩,有人認為貴妃死於亂兵。

玄宗、楊貴妃喜好歌舞,引來眾多詩人的指責,說他們縱情聲色導致安史之亂,彩羽常與玉樹後花園花壹起被視為亡國之聲。在這些詩人的評論中,楊貴妃常被視為紅顏禍水的典型。

李益《過馬嵬詩二首(第二首為李淵詩)》:“世人不重視霓裳之歌,已致戰亂。”

李越《過華清宮》:“君遊樂輕,壹曲盡兵。”

杜牧《過華清宮詩三首》(下):“千峰之巔,舞中衣原。”

吳榮《華清宮四首》第二部:“聽不到壹曲羽衣,猶恨流水潺潺。”

羅隱《馬尾婆》:“知美者難得,不破中原者不為人。”

鄭義《馬尾婆》:“玄宗歸馬死,雖性雨死。畢竟這是壹件神聖的事情,誰是景陽宮景?"

還有壹些為楊貴妃求情的詩人,認為這個美麗多才的女子只是壹個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宮娃娃。因為唐玄宗的“謀反”,她最終棄之而去,她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李商隱《馬謖》二首第二部:“四時天子如何,不如呂家。”唐玄宗當了40多年皇帝,卻沒有普通人那麽能救妻子。

韋莊《立春日事》:“天子去塵,楊柳依舊春無情。今天不關我的事,我也知道我辜負了馬偉。”光明元年(880)冬,黃巢起義軍進入潼關、下化州,唐僖宗倉皇逃往成都。韋莊在次年立春寫下這首詩,認為亡國的罪責應歸於君主,而不是因為女子誤國。我不禁感慨,楊貴妃白活了。

徐夤《馬謖》:“張浚兄弟在哪裏,費陽卻死了,報妳。”據《舊唐書·張碩傳》記載,張浚、張戈是唐玄宗重臣、宰相張碩之子。張浚當時是大理國卿,張格偏愛親吻公主,拜馬旭為校尉。安史之亂中,張浚兄弟沒有追隨玄宗,而是擔任了安史之亂的偽職。報效國家,報效國家,確實是女人。

高篇《馬嵬驛》:“顏瑜雖藏馬嵬驛之塵,恩怨煙鎖魏晉。”貴妃之死平定了馬嵬的政變,她的冤屈卻彌漫於天地之間。

李益《馬國微》:“韓江如雲,不言,寇來責。我請妳不要再洗蓮花血,留下千年妃子淚。”

於娟《馬嵬驛》:“我壹加入屠貴妃,就生了壹個憂國憂民的女兒。是芙蓉花,不如秋草。”

徐夤《開元即事》:“未必飛蛾撲火,眉能破國,千年不恨馬玉坡。”

楊貴妃是典型的寵妃,她有著美麗的容貌和歌舞的天賦,她與玄宗的愛情被詩人誇大了。當時楊家達官貴人也是被當做嘲諷的對象。楊貴妃的不幸去世發人深省,贏得了許多詩人的同情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