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契丹課內文言文

契丹課內文言文

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契丹乘朝廷有西夏之憂

1.B 2.D 3.A4.(1)如果習以為常了,對所進的忠言不加重視珍惜,恐怕會封住天下人的嘴。

(關鍵點:若、省略成分、重惜、鉗……口等)(2)契丹國用大軍壓境,派來使者說,(大軍)是為大宋討賊,請朝廷不要與西夏講和。(關鍵點:以、“為”的主語、之、和)(3)余靖暗中使人告訴王仝,要(他)躲開,王仝以家貧無錢外出為理由回絕。

(關鍵點:陰、諷、省略、介詞結構後置等)解析:1.讓:責備2.A項第壹個“以”為介詞,“因”“由於”;第二個“以”為連詞,可不譯。B項中第壹個“其”是代詞,“他們”;第二個“其”為語氣副詞,“難道”“難道不是”。

C項第壹個為副詞,“於是”“就”;第二個“乃”是副詞,“才”“這才”。D項中“於”都是介詞,“在”)3.③指余靖有才藝,④寫其廉潔,⑥是余靖在求助於王仝)譯文:余靖,字安道,是建州人。

奉事仁宗,做官到工部尚書壹職。範仲淹因為上書言事得罪了某些大臣,被貶至饒州任知州。

諫官和禦史都閉口以躲避災禍,沒有敢說話的。唯獨余靖上書說:“自陛下親政以來,已經三次貶逐敢於進諫的人。

如果習以為常了,對所進的忠言不加重視珍惜,恐怕會封住天下人的嘴了。”余靖的奏疏呈上去之後,就被貶到筠州任酒稅監。

尹洙、歐陽修等人也相繼上書為範仲淹辯護,又寫信責備諫官不敢犯顏直諫,因此也都得罪當權者,遭到貶官。當時天下的賢士都為他們被貶出朝而惋惜,稱他們為“四賢”。

余靖奉命出使契丹,進殿向仁宗辭行。他將準備奏議的事寫在笏板上,每壹條用壹個字點出綱領。

仁宗看見笏板上有字,問他寫的是什麽?余靖如實地回答。仁宗便指著余靖笏板上的字,壹條壹條地問,直到他回答完畢為止。

慶歷四年,西夏李元昊求和,仁宗準備加封他。這時契丹用大軍壓境,派來使者說,(大軍)是為大宋討賊,請朝廷不要與西夏講和。

朝廷為此事而擔憂,商議很久也沒有結果。惟有余靖進言說大宋不想打仗已很久了,這是契丹的幸運。

大宋如果壹天仗也不打而息兵養勇,對遼邦就不利。所以他們故意用這個方法擾亂我們,千萬不能聽信。

朝廷雖認為他的建議正確,仍把冊封西夏的詔書留下來暫不發布,而派余靖以諫議大夫的身份去報知契丹。余靖帶著十多個隨從馳往居庸關的九十九泉,見到契丹的國主。

他從容地坐在軍賬中,與契丹人反復辯論幾十次,最後終於說服他們,將會商的主要內容帶回朝廷。朝廷這才派使者持詔書去冊封李元昊,西部邊境隨即解除警報,西北部邊境也沒有發生什麽事。

余靖出使契丹,能用契丹語說話,契丹人很喜歡他。當他第二次出使時,契丹人對他更加熱情。

余靖還能用契丹語作詩,契丹國主大為高興。余靖出使歸來,卻因此而被貶官。

唐朝時的外國船裝貨時都依舊例收取裝船稅。他奏請朝廷免除了它,以使外商買賣順達。

又奏請朝廷立法,禁止在任的官吏購買南方藥材。余靖從南方返京時,未攜帶南海壹件土特產。

余靖的本名叫余希古,韶州人。考進士時沒有被地方薦送入試,只有曲江縣主簿王仝對他很好。

當時的韶州知州要應試制舉,王仝也要應試制舉。知州認為王仝是在玩弄自己,十分生氣,便動手搜集王仝的罪行,無有所得,只知道他同余希古交好。

王仝被處以“違敕”的罪名停職免官,余希古被打了二十臀杖。王仝遂即賦閑居虔州,不再出來做官。

而余希古卻改名余靖,在別州被薦送入試,中了進士。範仲淹任參知政事時,推薦余靖為諫官。

秘書丞茹孝標服喪日期未滿,就到京城謀求官職。余靖上奏說,茹孝標服喪未滿就急著做官,這是不孝的表現。

茹孝標因此獲罪,便對余靖恨入骨髓。之後,余靖升任為龍圖閣學士,王仝曾數次寫信給他請他代謀壹官半職,余靖未能答應。

茹孝標聽說余靖曾受過刑罰,並將此情隱瞞去參加科舉考試,於是便到韶州將余靖犯刑的案卷設法買到手。當時錢子飛任諫官,正全力攻擊範黨,茹孝標便將余靖的事告訴他。

於是,錢子飛就將余靖以前所犯的案子上奏給仁宗。於是仁宗下詔虔州,令王仝前來對證。

余靖暗中派人勸王仝,要(他)躲開,王仝以家貧無錢外出為理由回絕。余靖在茶簍子中放了壹百兩銀子,托人給送他,所托之人感到茶簍很重,便打開來看,發現銀子,便將銀子偷去,只將茶送給王仝。

王仝大怒,等到詔書降下,州官勸王仝回答說,不知道當時受牽連的余希古現在何處。王仝不聽勸告,回答說余希古即是余靖。

余靖於是被貶為將軍分司。

2. 課內文言文閱讀(10分)陌上桑漢樂府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小題1:(2分)隅:方位,角落; 坐:因; 踟躕:徘徊不前的樣子; 盈盈:儀態端莊美好

小題1:(2分)環境、器物、服飾、眾人反應。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小題1:(2分)行者、少年、耕者和鋤者都是被羅敷的美深深吸引,只是去欣賞和傾慕,“發乎情,至乎禮”;使君對羅敷的美是想霸占,有失禮儀,令人生厭。

小題1:(3分)羅敷是壹個勤勞美麗,聰明機智,不慕權勢,堅貞不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勞動女子形象,這些性格讓人難忘,稱頌。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詩詞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理解詩歌內容,了解描寫人物的常用手法,學會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小題1:學生能學會用原文概括內容,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題1:從外表到內心來評價壹個人,理由只要合理即可。

3. 課內文言文翻譯(6分,每題3分)(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

(1)(晉)在東邊讓鄭國成為了自己的邊地以後,又想擴大它西邊的領地,如果不讓秦國土地減少,又將從哪裏取得呢?

(2)派遣將領守衛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的盜賊進入以及意外事故的發生。

試題分析:(1)在翻譯這個句子的時候,“封”“肆”“闕”各壹分。(2)這個句子中“所以”“他”“非常”各壹分。

點評:翻譯句子時應註意找準得分點,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古今異義這些都很容易被設置為得分點。第壹個句子裏有四個詞是活用的,第二句裏有壹個省略句,這些都是得分點。

附:譯文

章邯打敗項梁軍隊以後,認為楚地的軍隊不值得憂慮了,於是渡過黃河北進攻趙,大敗趙軍。這時候,趙歇為王,陳余為大將。張耳為國相,都逃進了鉅鹿城。

楚懷王召見宋義,跟他商計軍中大事,非常欣賞他,因而任命他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任次將,去援救趙國。其他各路將領都隸屬於宋義,號稱卿子冠軍。

部隊進發抵達安陽,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進。項羽說:“我聽說秦軍把趙王包圍在鉅鹿城內,我們應該趕快率兵渡過黃河,楚軍從外面攻打,趙軍在裏面接應,打垮秦軍是確定無疑的。”宋義說:“我認為並非如此。如今秦國攻打趙國,打勝了,士卒也會疲憊;我們就可以利用他們的疲憊;打不勝,我們就率領部隊擂鼓西進,壹定能殲滅秦軍。所以,現在不如先讓秦、趙兩方相鬥。若論披堅甲執銳兵,勇戰前線,我宋義比不上您;若論坐於軍帳,運籌決策,您比不上我宋義。”於是通令全軍:“兇猛如虎,違逆如羊,貪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壹律斬殺。”又派兒子宋襄去齊國為相,親自送到無鹽,置備酒筵,大會賓客。當時天氣寒冷,下著大雨,士卒壹個個又冷又餓。項羽對將士說:“我們大家是想齊心合力攻打秦軍,他卻久久停留不向前進。如今正趕上荒年,百姓貧困,將士們吃的是芋艿摻豆子,軍中沒有存糧,他竟然置備酒筵,大會賓客,集中了境內全部兵卒糧餉交給上將軍壹個人,國家的安危,就在此壹舉了。可是上將軍不體恤士卒,卻派自己的兒子去齊國為相,謀取私利,這次不是國家真正的賢良之臣。”項羽早晨去參見上將軍宋義,就在軍帳中,斬下了他的頭,出來向軍中發令說:“宋義和齊國同謀反楚,楚王密令我處死他。”這時候,將領們都畏服項羽,沒有誰敢抗拒,都說:“首先把楚國扶立起來的,是項將軍家。如今又是將軍誅滅了叛亂之臣。”於是大家壹起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

項羽就率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沈,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幹糧,以此向士卒表示壹定要決死戰鬥,毫無退還之心。部隊抵達前線,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遭遇,交戰多次,阻斷了秦軍所築甬道,大敗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這時,楚軍強大居諸侯之首,前來援救鉅鹿的諸侯各軍築有十幾座營壘,沒有壹個敢發兵出戰。到楚軍攻擊秦軍時,他們都只在營壘中觀望。楚軍戰士無不壹以當十,士兵們殺聲震天,諸侯軍人人戰栗膽寒。項羽在打敗秦軍以後,召見諸侯將領,當他們進入軍門時,壹個個都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擡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隸屬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