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弦月升得早,半夜沈了下去,整個天空只剩下壹片灰色的光影。樹上棲息大概是因為月落前後的明暗變化,被驚醒後發出幾聲啼叫。深夜月落,霜黑。在黑暗安靜的環境中,人對夜晚寒冷的感覺變得特別敏銳。
“霜滿天”的描寫並不符合自然景觀的現實(霜在地上而不在天上),但卻完全符合詩人的感受:深夜侵襲筋骨的寒意,以及詩人夜晚從四面八方泊來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無邊的夜空彌漫著漫天的霜。
擴展數據:
原文:
楓橋夜泊——唐代張繼
月亮落下了烏鴉,冷冷地啼叫著,睡在楓樹上,睡在江邊的漁巷裏。
蘇州城外城內孤獨的寒山寺,半夜響起的鐘聲傳到客船上。
月亮落山了,烏鴉啼叫滿天都是冷,它們悲傷地睡在河邊的楓樹和漁火上。姑蘇城外寂寥靜謐的寒山古寺裏,午夜的敲鐘聲傳到了客船上。
全詩以“愁”為中心,以落月、烏鴉、霜滿天、江楓、漁火、不眠人為線索,緩緩展開,營造出壹幅空寂的夜畫卷。悠揚的午夜鐘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卻也讓這首詩的整個意境得到了升華。那壹橋壹船壹城壹寺,總是在召喚著從古至今悠閑的客人,不停地去那裏尋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