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步:了解寫作背景
賞析壹首詩,我會先了解作者的生平,最關鍵是知道他寫這首詩時處於壹個怎樣的環境當中(以李白為例,是剛剛出蜀地,壯誌滿懷?還是被貶謫?)。壹切景語皆情語。但是在不同的人眼中,景色背後的感情是不壹樣的。了解作者寫詩時所處的境遇,就可以幫助我們明白詩人為什麽會在這樣的情景中,生發出和其他人不同的感慨。
第二步:通讀詩歌,自行理解
第二步是自己閱讀古詩(沒人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節奏朗讀壹遍嘿嘿)。遇到不懂的字詞可以自己先聯系上下文猜壹猜。能根據詩句直接想象出畫面是最好的了。最典型的例子是柳宗元“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壹聲山水綠”。如果能壹下子想象出情景。能體會到後半句漁翁壹聲“欸乃”,山水突然變得清亮生動的場景,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還有就是,有了自己基本的理解之後,再去查生字詞的解釋,或是其中的典故,比較不會被這些詞帶著走。
第三步:賞析特定句詞
接下來就是找壹找妳覺得這首詩裏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或者詞語。然後試著從它的韻律,節奏,修辭,精煉準確,很多個角度分析壹下自己為什麽特別喜歡這句詩,或者這個詞。這壹步很關鍵,當然從考試角度來說,也考查得最多。不過我覺得很有意思,比如妳可以讓自己頭腦風暴壹下,找到盡可能多的角度賞析壹首詩(窮盡所有可能)~當然,我們也會遇到說不上來原因,但是就是喜歡的句子。(以我的經驗,這種句子往往是自己最喜歡最喜歡的~)
第四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對壹首詩有了自己的理解後,可以在網絡上,或者從書上找壹些文學大家對於這首詩的賞析。對比看看,會發現有壹些層次和角度是我們自己閱讀不曾發現的,也會有壹些理解是我們獨有的。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在接下去閱讀詩歌的時候更深刻,更全面。我大概聽過四位老師的詩歌鑒賞節目,自己看的詩歌賞析集也有十來本,其中現代的葉嘉瑩老師和蒙曼老師的書都很凝練俊逸。葉嘉瑩更清雋,更深刻;蒙曼更有趣,情感更充沛。都是我喜歡的。
第五步:“我”的閱讀體會
最後壹步,就是寫壹寫自己對這首詩的看法,它有哪裏觸動到妳啦(這壹塊我常常寫很多嘿嘿)。因為到大學之後可以肆無忌憚地讀自己偏愛的詩人的作品,比如李白和孟浩然,不用管其他(不要告訴柯老師哈哈哈)。這壹步可以爭取從多個角度分析其打動自己的原因。例如作者的情感變化、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