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立夏”詩句有哪些?

關於“立夏”詩句有哪些?

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白樸(元代) - 《天凈沙·夏》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壹院香。——高駢(唐代) - 《山亭夏日》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司馬光(宋代) - 《客中初夏》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宋代)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李商隱(唐代) - 《贈荷花》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李白(唐代) - 《淥水曲》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蘇軾(宋代) -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唐代) - 《晚晴》

作者介紹:

白樸,原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1226年出生於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卒於1306年,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

高駢(821年-887年),字千裏,南平郡王崇文孫。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先世乃山東(太行山以東)漢族名門渤海高氏。昭宗(八八九至九O三)時歷淮南節度副大使,封渤海郡王。光啟中為畢師鐸所殺。家世禁衞,頗修飾,折節為文學,筆研固非其所事,然字亦不俗。鹹通二年(八六壹)張翔所撰唐蹈溪廟記,為其所書。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後被部將畢師鐸所害,連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瘞(埋)之”。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宋英宗年間出任諫議大夫,宋神宗初拜翰林學士、禦史中丞。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禦史臺,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1085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月後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集》。在政治觀點方面,司馬光主張法制永遠不變,其政治思想比較保守。

楊萬裏(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官至秘書監。壹生力主抗金,,收復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貶抑,晚年閑居鄉裏長達15年之久與尤袤、範成大、陸遊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有《誠齋樂府》。

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壹,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壹生恨不得誌。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1]?[2]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壹;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