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詩歌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如“大鵬壹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裏”(《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湧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湧,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象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詩人終其壹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壹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壹代詩風的主要特征,那麽,李白是以更富於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詩(《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59首);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壹人。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壹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歌頌崛起草澤、際會風雲的英雄,如《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如《古風》其十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壹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淡蕩人,拂衣可同調。”歌頌愛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難》其二中的:“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贊美傲岸不馴、堅持布衣尊嚴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酈食其:“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筆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動蕩變亂的非常時期在歷史舞臺上叱咤風雲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壹片,渾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贈酬友朋的詩中說:“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自言管、葛竟誰許,長籲莫錯還閉關。”(《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在醉醒後自抒其誌雲:“傅說板築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誌》)
安史之亂起,李白視形勢如楚漢相爭,並以張良、韓信自況:“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後,又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歲投軍時,還以西漢大俠劇孟自許:“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對亂世英雄致以禮贊,當然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因為通過這類人物,詩人更能夠抒發自己“心雄萬夫”的氣概和熱情,表現在歷史中建立輝煌功業、積極創造自我價值的人生願望。
李白把排難解紛的濟世理想和縱放不羈的個性自由統壹起來,以求得圓滿的人生。他對人生道路的設計是分兩步進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偉業,如雲:“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兩龍爭鬥時,天地動風雲。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送張秀才謁高中丞》)而功成之後,卻又不貪戀富貴名位,而以“五湖”、“滄州”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幹謁求仕期間不諱言這壹點:“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時不放棄這壹點:“功成謝人間,從此壹投釣。”(《翰林讀書言懷》)“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誌不移:“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贈韋秘書子春》)這種人生理想集中表現了詩人“羞伐其德”和熱愛自由的意識:“我以壹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這些詩句都是詩人心跡的自我表白。由於他的自由意識是如此強烈,當遇到現實生活中醜惡力量的阻梗時,他的憤怒和抗爭也表現得格外強烈。
其壹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
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
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
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
綺麗不足珍。
聖代復元古。
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
乘運***躍鱗。
文質相炳煥。
眾星羅秋□。 上日下文
我誌在刪述。
垂輝映千春。
希聖如有立。
絕筆於獲麟。
其二
蟾蜍薄太清。
蝕此瑤臺月。
圓光虧中天。
金魄遂淪沒。
□□入紫微。 蟲帶蟲東
大明夷朝暉。
浮雲隔兩曜。
萬象昏陰霏。
蕭蕭長門宮。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實。
天霜下嚴威。
沈嘆終永夕。
感我涕沾衣。
其三
秦皇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 ( 揮壹作飛 )
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
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
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
騁望瑯琊臺。
刑徒七十萬。
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
茫然使心哀。
連弩射海魚。
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
揚波噴雲雷。
鬈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
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
其四
鳳飛九千仞。
五章備彩珍。
銜書且虛歸。
空入周與秦。
橫絕歷四海。
所居未得鄰。
吾營紫河車。
千載落風塵。
藥物秘海嶽。
采鉛青溪濱。
時登大樓山。
舉首望仙真。 ( 首壹作手 )
羽駕滅去影。
飈車絕回輪。
尚恐丹液遲。
誌願不及申。
徒霜鏡中發。
羞彼鶴上人。
桃李何處開。
此花非我春。
唯應清都境。
長與韓眾親。
其五
太白何蒼蒼。
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裏。
邈爾與世絕。
中有綠發翁。
披雲臥松雪。
不笑亦不語。
冥棲在巖穴。
我來逢真人。
長跪問寶訣。
粲然啟玉齒。 ( 啟玉齒壹作忽自哂 )
授以煉藥說。
銘骨傳其語。
竦身已電滅。
仰望不可及。
蒼然五情熱。
吾將營丹砂。
永與世人別。
其六
代馬不思越。
越禽不戀燕。
情性有所習。
土風固其然。 ( 固其然壹作其固然 )
昔別雁門關。
今戍龍庭前。
驚沙亂海日。
飛雪迷胡天。
蟣虱生虎□。 蟲幾歇欠換鳥
心魂逐旌旃。
苦戰功不賞。
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
其七
五鶴西北來。
飛飛淩太清。
仙人綠雲上。
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
雙吹紫鸞笙。
去影忽不見。
回風送天聲。
我欲壹問之。 ( 壹作舉首遠望之)
飄然若流星。
願餐金光草。
壽與天齊傾。
( 此詩另有壹作
客有鶴上仙。
飛飛淩太清。
揚言碧雲裏。
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
雙吹紫鸞笙。
飄然下倒影。
倏忽無留形。
遺我金光草。
服之四體輕。
將隨赤松去。
對博坐蓬瀛。)
其八
鹹陽二三月。
宮柳黃金枝。
綠幘誰家子。
賣珠輕薄兒。
日暮醉酒歸。
白馬驕且馳。
意氣人所仰。
冶遊方及時。
子雲不曉事。
晚獻長楊辭。
賦達身已老。
草玄鬢若絲。
投閣良可嘆。
但為此輩嗤。
其九
莊周夢胡蝶。
胡蝶為莊周。
壹體更變易。
萬事良悠悠。
乃知蓬萊水。
復作清淺流。
青門種瓜人。
舊日東陵侯。
富貴故如此。 ( 故壹作固 )
營營何所求。
其十
齊有倜儻生。
魯連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壹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
後世仰末照。
意輕千金贈。
顧向平原笑。
吾亦淡蕩人。
拂衣可同調。
其十壹
黃河走東溟。
白日落西海。
逝川與流光。
飄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
秋發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
年貌豈長在。 (年貌壹作顏色 )
吾當乘雲螭。
吸景駐光彩。
( 上二句壹作
誰能學天飛。
吸景駐光彩。 )
其十二
松柏本孤直。
難為桃李顏。
昭昭嚴子陵。
垂釣滄波間。
身將客星隱。
心與浮雲閑。
長揖萬乘君。
還歸富春山。
清風灑六合。
邈然不可攀。
使我長嘆息。
冥棲巖石間。
其十三
君平既棄世。
世亦棄君平。
觀變窮太易。
探元化群生。
寂寞綴道論。
空簾閉幽情。
騶虞不虛來。
□□有時鳴。 上獄下鳥上族下鳥
安知天漢上。
白日懸高名。
海客去已久。
誰人測沈冥。
其十四
胡關饒風沙。
蕭索竟終古。
木落秋草黃。
登高望戎虜。
荒城空大漠。
邊邑無遺堵。
白骨橫千霜。
嵯峨蔽榛莽。
借問誰淩虐。
天驕毒威武。
赫怒我聖皇。
勞師事鼙鼓。
陽和變殺氣。
發卒騷中土。
三十六萬人。
哀哀淚如雨。
且悲就行役。
安得營農圃。
不見征戍兒。
豈知關山苦。
( 壹本此下有
爭鋒徒死節。
秉鉞皆庸豎。
戰士死蒿萊。
將軍獲圭組。
四句 )
李牧今不在。
邊人飼豺虎。
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
遂築黃金臺。
劇辛方趙至。
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雲士。
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
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鶴舉。
千裏獨徘徊。
其十六
寶劍雙蛟龍。
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
雷騰不可沖。
壹去別金匣。
飛沈失相從。
風胡滅已久。
所以潛其鋒。
吳水深萬丈。
楚山邈千重。
雌雄終不隔。
神物會當逢。 ( 當壹作相 )
其十七
金華牧羊兒。
乃是紫煙客。
我願從之遊。
未去發已白。
不知繁華子。
擾擾何所迫。
昆山采瓊蕊。 ( 蕊壹作蕤 )
可以煉精魄。
其十八
天津三月時。
千門桃與李。
朝為斷腸花。
暮逐東流水。
前水復後水。
古今相續流。
新人非舊人。
年年橋上遊。
雞鳴海色動。
謁帝羅公侯。
月落西上陽。 ( 西上陽壹作上陽西 )
余輝半城樓。
衣冠照雲日。
朝下散皇州。
鞍馬如飛龍。
黃金絡馬頭。
行人皆辟易。
誌氣橫嵩丘。
入門上高堂。
列鼎錯珍羞。
香風引趙舞。
清管隨齊謳。
七十紫鴛鴦。
雙雙戲庭幽。
行樂爭晝夜。
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
自古多愆尤。
黃犬空嘆息。
綠珠成釁讎。
何如鴟夷子。
散發棹扁舟。 ( 棹壹作弄 )
其十九
西嶽蓮花山。 ( 嶽壹作上 )
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
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
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雲臺。
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
駕鴻淩紫冥。
俯視洛陽川。
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
豺狼盡冠纓。
其二十
昔我遊齊都。
登華不註峰。
茲山何峻秀。
綠翠如芙蓉。
蕭颯古仙人。
了知是赤松。
借予壹白鹿。
自挾兩青龍。
含笑淩倒景。
欣然願相從。
( 壹本此十句作壹首 )
泣與親友別。
欲語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
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險艱。
白日欺紅顏。
分手各千裏。
去去何時還。
( 壹本此八句作壹首 )
在世復幾時。
倏如飄風度。
空聞紫金經。
白首愁相誤。
撫己忽自笑。
沈吟為誰故。
名利徒煎熬。
安得閑余步。
終留赤玉舄。
東上蓬萊路。 ( 萊壹作山 )
秦帝如我求。
蒼蒼但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