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龔自珍的哪個作品?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龔自珍的哪個作品?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龔自珍《己亥雜詩(五)》中的詩句。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壹作定庵)? 。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

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壹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例如《己亥雜詩》中第壹二三首,“不論鹽鐵不愁河,獨倚東南涕淚多。國賦三升民壹鬥,屠牛那不勝栽禾。”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壹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生產雕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

他的許多詩既是抒情,又是議論,但不涉事實,議論也不具體,而只是把現實的普遍現象,提到社會歷史的高度,提出問題,抒發感慨,表示態度和願望。他以政論作詩,但並不抽象議論,也不散文化。

龔自珍是中國改良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經進入“衰世”,是“日之將夕”;他批判封建統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會沒落趨勢、呼喚改革風雷的風氣。

《己亥雜詩》中第壹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此詩揭露社會弊病,抨擊官僚制度,表現作者火壹樣的熱情,給人以鼓舞和激發。

他對死氣沈沈的社會,砰然壹擊,驚醒很多世人的沈夢,促使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擊專制統治的同時,還表達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個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