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宋玉的代表作是《九辯》。
《九辯》是繼《離騷》之後的又壹首長篇抒情詩,是宋玉的代表作。作者宋玉是楚國略晚於屈原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壹生懷才不遇,郁郁而終。他的思想與創作受屈原影響很深,《九辯》就留有明顯的模仿痕跡。
但《九辯》之所以能在楚辭創作中占據壹席之地,更主要的還在於它保持了詩人鮮明的個性特征,並在詩歌文人化特色和情景交融方面有所發展,故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有“宋玉比屈原,時有出藍之色”的贊嘆。
《九辯》的寫作特點
《九辯》繼承了屈原以詩抒情誌、敘經歷、嘆遭際的特點,而其中表現出的憂國忠君的情感和堅守節操的品格也與屈原作壹脈相承。
《九辯》全篇九章,悲秋和思君主題貫穿始終。宋玉的悲秋情緒雖是有感於個人遭遇而發,但與時代強大的催化作用是分不開的;因而宋玉的悲感雖是屬於他個人的,但從中反映出的社會狀況以及對時事的憂思仍具有很強的時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