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
黃金白璧買歌笑,壹醉累月輕王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出處:《禮記.表記》
原句: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以求處情;過行弗率,以求處厚。
2、出處:《南陵別兒童入京》
原文:《南陵別兒童入京》作者:李白 唐代?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譯文:白酒剛剛釀熟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著谷粒秋天長得正肥。
喊著童仆給我燉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吵鬧牽扯我的布衣。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與秋日夕陽爭奪光輝。
遊說萬乘之君已苦於時間不早,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開始奔遠道。
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如今我也辭家去長安而西入秦。
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麽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賞析:這首詩因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壹件大事,對了解李白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義,而在藝術表現上也有其特色。詩善於在敘事中抒情。詩人描寫從歸家到離家,有頭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陳其事的賦體,而又兼采比興,既有正面的描寫,而又間之以烘托。詩人匠心獨運,不是壹條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裏,有曲折,有起伏,壹層層把感情推向頂點。猶如波瀾起伏,壹波未平,又生壹波,使感情醞蓄得更為強烈,最後噴發而出。全詩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現得真摯而又鮮明。
3、出處:《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原文:《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作者:李白 唐代
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
黃金白璧買歌笑,壹醉累月輕王侯。海內賢豪青雲客,就中與君心莫逆。迥山轉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不忍別,還相隨。相隨迢迢訪仙城,三十六曲水回縈。壹溪初入千花明,萬壑度盡松風聲。銀鞍金絡倒平地,漢東太守來相迎。
紫陽之真人,邀我吹玉笙。餐霞樓上動仙樂,嘈然宛似鸞鳳鳴。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當筵意氣淩九霄,星離雨散不終朝,分飛楚關山水遙。余既還山尋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橋。君家嚴君勇貔虎,作尹並州遏戎虜。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行來北涼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簫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興來攜妓恣經過,其若楊花似雪何。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雲飛。此時行樂難再遇,西遊因獻長楊賦。北闕青雲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渭橋南頭壹遇君,酂臺之北又離群。
問余別恨知多少,落花春暮爭紛紛。言亦不可盡,情亦不可極。呼兒長跪緘此辭,寄君千裏遙相憶。
譯文:回憶昔日洛陽酒商呈糟丘,為我在天津橋南頭造酒樓。花黃金白璧買來宴飲與歡歌笑語時光,壹次酣醉使我數月輕蔑王侯將相。天下多少賢士豪傑與立德立言高尚之人,我只與您是心心相印成莫逆之交。這種友情在山回海轉前也不會為難或改變,為此獻出全部心血傾瀉全部情感也在所不惜。我到淮南去隱居待仕,您留在洛陽愁苦生夢相思不已。您我不忍相別,依舊相隨而行。相隨而行迢迢萬裏,訪問隨州仙城山,那兒有三十六案溪流回環縈繞,走向每壹案溪流都見幹萬朵鮮花盛開,幹條萬條山望都松樹聳立輕風吹拂。登銀鞍挽金絡來到平川大地,漢東太守親來相迎。紫陽真人,邀您我吹笙作樂。餐霞樓上仙樂鳴響,嘈然宛轉如同鳳凰啼鳴。長袖善舞管樂吹奏催人輕舉起舞,漢東太守乘醉手舞足蹈跳起來。他手持錦袍披及到我身上,我酒醉枕在他的大腿上酣眠。意氣風發上淩九霄,整天飲酒之後便又如星離似的兩地分別了。您我相隔關山分手山遙水遠。我回到故山尋找舊日家園,您也歸家渡過了渭橋。您家父輩勇武如狼如虎,任並州長史遏制戎虜的進犯。您我五月間相約穿越太行山,羊腸小道上車花催人困乏卻不言苦。來到北都太原之地歲月久長,為您的貴信義輕黃金深受感動。豪華之筵青玉盤上盛放瓊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飽暫無歸心。時常出遊來到城西彎曲之路,晉祠之旁流水長淌如同穆玉。乘用劃水鳴響簫鼓,微波蕩漾如龍鱗閃閃萬草碧綠。情興壹來攜歌伎帶舞女來到此處,那紛紛揚揚的楊花如似雪花飄灑。傍晚日斜之時紅妝歌舞女個個欲醉,來到水邊那百尺清潭映出她們效好的容顏。初月升起輝映翠娥與嬋娟,美人們換唱新曲羅衣舞動。清風徐來歡歌飛上空中,歌聲嘹亮宛轉繞雲而飛。如此時光的世間行樂難以再遇,我又西遊向朝廷獻上《長楊賦》。朝堂中青雲直上難以期望,於是辭歸回還東山。渭南僑頭又與您相遇壹面,即刻在酂臺之北又相離分手。您問我離愁別恨今有多少,請看那暮春時節落花紛紛最為相似。說也說不盡滿懷心緒難以表述。呼兒伏跪封上信函結束此書,寄給您千裏之外的遙遙相思與祝福。
賞析:此詩提到“北闕青雲不可期”,是含著牢騷的。但它在寫法上與《行路難》、《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等等直抒旨意、嘻笑怒罵的長篇不同。它對現實的憤懣幾乎沒有正面的敘寫,而對往日舊夢重溫卻寫得恣肆快暢、筆酣墨飽。通過對故人往事的理想化、浪漫化,突出了現實的缺恨。因此它既有李白歌行通常所有的縱橫奔放的優點,又兼有深沈含蓄的特點。這是此詩藝術上的優長之壹。
在結構上,此詩與李白七古通常那種“縱逸”的、無法而法的作風不同,而是按實有的經歷如實寫出,娓娓道來,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寫法卻又極富變化,頗多淋漓興會之筆。通篇以七言句為主,間出三、五、九字句,且偶爾出現奇數句(如“當筵意氣”以下三句成壹意群),於整飭中見參差,終能“神氣自暢”。這是此詩藝術上另壹個優長。
4、出處:《登科後唐代》
原文:登科後唐代: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壹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雲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壹下這大自然。策馬奔馳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賞析:詩人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壹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所以,詩壹開頭就直接傾瀉心中的狂喜,說以往那種生活上的困頓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壹提了,此時金榜題名,終於揚眉吐氣,自由自在,真是說不盡的暢快。“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詩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著春風策馬奔馳於鮮花爛漫的長安道蔔.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時的詩人神采飛揚,不但感到春風駘蕩,天宇高遠,大道平闊,就連自己的駿馬也四蹄生風了。偌大壹座長安城,春花無數,卻被他壹日看盡,真是“放蕩”無比!詩人情與景會,意到筆成,不僅活靈活現地描繪了自己高中之後的得意之態,還酣暢淋漓地抒發了得意之情,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這兩句詩成為人們喜愛的千古名句,並派生出兩個成語。
5、出處: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原文: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譯文: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
萬裏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
妳的文章就像蓬萊宮中儲藏的仙文壹樣高深淵博,同時還兼具建安文學的風骨。
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飄逸豪放。
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然而每當想起人生的際遇,就憂從中來。
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壹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猛了。
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排遣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
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乘壹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賞析:
詩中抒發年華虛度、壯誌難酬的苦悶,盛贊漢代文章、建安風骨及謝眺詩歌的豪情逸興,最後流露出消極出世的情緒。?
詩的開頭顯得很突兀,為什麽這麽寫?因為李白當時很苦悶,所以壹見到可以傾訴衷腸的族 叔李雲,就把滿腹牢騷宣泄出來。李白於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 毀,時間不長便棄官而去,過著飄蕩四方的遊蕩生活。十年來的人間辛酸,作客他鄉的抑郁和 感傷,積聚在心頭,今天終於可以壹吐為快了。
“長風”兩句借景抒情,目接風送秋雁之境,精神為之壹振,煩惱為之壹掃,感到心與境合得舒暢,酣飲高樓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萊”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寫主客雙方。以“建安骨”贊美李雲的文章風格剛健。“中間”是指南朝;“小謝”是指謝眺,因為他在謝靈運(大謝)之後,所以稱小謝。這裏李白是自比小 謝,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
“抽刀”壹句用來比喻內心的苦悶無法排解,顯得奇特而富有創造性。“舉杯”壹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脫,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誌的苦悶心情。
最後兩句是詩人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詞。李白長期處於不稱意的苦悶之中,不得不尋求另壹 種超脫,即“散發弄扁舟”。逃避現實雖不是他的本意,但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他不願同流合汙 的清高放縱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