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幼兒園中秋月兒圓教案

幼兒園中秋月兒圓教案

 作為壹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麽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秋月兒圓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秋月兒圓教案1

  活動目標:

 壹、基礎性目標:

 1、查閱有關中秋節的資料,了解中秋節的壹些傳說、詩詞歌賦、中秋習俗等,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2、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搜集、處理信息,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發展性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2、培養小組合作意識和主體參與意識。

活動準備

 學生:1、課前查閱有關中秋節的資料,了解中秋節的壹些傳說、詩詞歌賦、中秋習俗等資料。

 2、整理。

  活動時間: 3周。

活動過程:

 第壹階段活動的準備

  1、提出問題師談話導入 :同學們,9月份有壹個僅次於我國春節的傳統節日,妳們知道是什麽節日嗎?(中秋節)對,9月22日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壹天家家戶戶圍坐在明亮的月光下,舉杯邀月,***享團圓,喜慶豐收,對這個富有濃濃人情味的節日,妳喜歡嗎?(喜歡)但妳們對中秋節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樣的體驗呢?面對“中秋節”這三個字,妳想知道些什麽呢?生:我想知道中秋節人沒為什麽這麽重視?它蘊含著哪些內容?我想知道這壹天吳剛和嫦娥也在飲酒慶團圓嗎?我想知道為什麽中秋節要吃月餅?我想知道壹些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我想知道現在有多少種月餅?他們的價錢怎麽樣?哪壹種最好吃?”我想知道月餅到底是怎樣做出來的?我還想自己動手做壹做。”我們家鄉的中秋節有哪些活動,哪些習俗?中秋節只是漢族的節日嗎?別的民族過中秋節嗎?……

 (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2、確定主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

 ①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先將問題歸納匯總,再對某壹個或某些問題感興趣的學生分成小組,民主選出組長。

 ②組長負責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討論活動方案。

 ③班內交流活動方案。在老師的指導下,各組制定了活動方案。要研究的問題怎樣研究研究的成果人員的分工中秋節的來歷及傳說(1)、問老師、問父母。(2)、閱圖書或上網查找。 (3)、將收集到的資料分類,集成小冊子《話中秋》。(4)、辦《話中秋》手抄報。 (略)

 月餅的種類和制作1、到商店去調查統計; 2、去食品廠或詢問他人,了解制作月餅的原料。 3、學習制作月餅。開壹個月餅品嘗會。 (略)中秋節習俗1、查資料。 2、收集有關圖片或實物; 3、向老人,詢問,調查家鄉中秋習俗,制作《中秋習俗》圖文集。 (略)中秋頌1、查閱圖書或上網查詩文; 2、自由創作。集成《中秋詩文賞讀》小冊子。

 (活動研究的問題,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組人員的分工均由學生自己來討論決定,而不是由教師思來代替,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在這壹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無論幹什麽事都要有壹定的計劃性,防止活動的盲目性。)

 第二階段:活動的實施

 1、組長組織,自主實踐由於學校教師資源的限制,(教綜合實踐課的教師每周18節課),不能在課上親自帶領學生去實踐,所以,只能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和雙休日,小組自己組織活動,並每個同學壹封《致家長壹封信》帶給家長,闡述了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

 2、匯報交流,教師指導在學生自主實踐活動的基礎上,老師利用課上時間,根據小組分工,先小組內交流,然後教師組織各小組班內交流,匯報本組實踐活動的進展情況,活動做法,取得的成績;活動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不能解決等。通過匯報,同學之間互相出主意想辦法,教師不失時機地加以指導。

 ①探究“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小組匯報。

 ②探究“月餅的種類和制作”小組匯報

 3、各小組興致勃勃地匯報著下壹步的打算。可見同學們的活動熱情非常高。(引導學生匯報下壹步活動的打算,進壹步激發學生的活動熱情,保持學生的活動興趣。得以下壹步活動的延續,保持活動過程的持續性。)師:下壹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第三階段交流成果,活動反思階段我們準備在中秋節前夕,課上展示交流活動成果,我相信:壹本本精致的小冊子,壹張張圖文並茂的手抄報會展現在同學們面前;壹塊塊各式各樣各種。種類的月餅會擺在同學們的桌上供大家品嘗;壹首首《頌中秋》的詩歌,會在教室裏回蕩。壹幅幅中秋習俗圖片,會使同學們大開眼界;壹篇篇實踐活動的感受,會給同學們以啟迪;……

 (通過活動總結交流活動成果,使孩子們在反思自己的活動過程,品嘗著活動中的酸甜苦辣的同時,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同時培養孩子們自我反思的能力。)

幼兒園中秋月兒圓教案2

 壹、活動背景: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中秋節的習俗也很多,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欲望。時值中秋節的來臨之際,為了提高孩子們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由此,我開展了此主題。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了解中秋節的來歷,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通過討論和講述,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體驗和夥伴老師壹起過節日的.快樂並學會分享;

 4、通過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

 三、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壹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掛圖;

 2.家長幫助孩子搜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並為孩子準備壹塊月餅;

 3.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及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四、活動過程:

 (1)導入給小朋友展示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激發幼兒興趣。讓小朋友通過觀察、記錄月亮變化,知道月亮時缺時圓,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

 (2)引出課題通過觀察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探尋中秋節的來歷,鼓勵小朋友自己介紹,分享自己搜集的資料。

 (4)議壹議:"我家怎樣過中秋"。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結束,請小組派代表講述。

 (5)"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讓小朋友分享、品嘗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6)最後環節:聽故事《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有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壹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壹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壹天,後羿從西王母那裏得到了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後羿不忍離開自己的妻子,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有壹個心術不正,名叫逢蒙的人聽說後,就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嫦娥便飛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壹直住在月亮廣寒宮。

 羿聽說嫦娥奔月之後,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後花園中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壹個傳統的重大節日,壹年壹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為了使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文化之美,活動前讓孩子們自己和家長壹起買月餅,帶月餅到幼兒園,並請家長們配合晚上和幼兒在家壹起觀賞美麗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