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代蒙古文明的發祥地和豐富地。赤茂壹級公路貫穿全鎮,距赤峰60公裏,距北京350公裏,是京津與內蒙古的交通樞紐。王爺府鎮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主要文化景觀有喀喇沁蒙古王府和福慧寺景區。主要自然景觀有陰山和十八羅漢山。福慧寺景區位於鎮西壹公裏處。
喀喇沁蒙古王府建於康熙十八年(1679),原有面積8.6萬平方米,由壹座大宅、壹座後花園和東西兩個院落組成。是中國現存王宓建築中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蒙古王宓建築群,具有濃郁的民族、宗教和地域特色。
為了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1997年,喀旗政府投資1000多萬元,對王宓現存的33座古建築進行了保護性維修。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建成國內最大的清代蒙古故宮博物院。博物館由文物展覽、文物保護、商業研究、商業管理、公共服務和輔助設施六部分組成。博物館分別開設了《喀喇沁親王宓》、《塞北明珠》、《蒙古王子》、《祖先故裏》、《貢品》歷史展。
福慧寺,王宓的家廟,距離親王宓1.5km。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原為喀喇沁王的家廟,是清代喀喇沁右旗的喇嘛廟之壹。現存古建築15座,總面積2063.06m2,布局合理,建造精美。是壹座保存完好的清初藏傳佛教寺院。
為突出古鎮特色,弘揚民族文化,卡奇、王爺府鎮依托旅遊資源,采取多種措施,投資2000多萬元,在王宓建設了壹條東西長2200米的古玩街,改造面積1.5萬平方米。引進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的餐飲服務中心1個,每年不斷完善美化、亮化、綠化工程,有效提升古城建設品位。
改造後的王爺府古城與親王宓的建築風格壹致,色彩適宜,古色古香,深得清代建築的韻味。古鎮群山環抱,綠樹成蔭;錫伯河潺潺流過小鎮,清澈見底。經過多年的山區生態綜合治理,景區周邊的陰山和十八盤小流域綠樹成蔭,景色壯觀。特別是自2005年以來,“王宓文化旅遊節”被自治區政府列為“中國旅遊年”。以親王宓為活動中心,旗政府全力支持,旗文化局積極承辦。每年定期舉辦“王宓文化節”、“王宓廟會”等大型社會活動,吸引海內外遊客,成為遊客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