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詩(寫景抒情詩)或借景表達自己的美好誌向,或表達作者對所寫景物的喜愛之情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或借景體現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品質,或借景抒發對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詩往往是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情豐意密,深切動人.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⒉詠史懷古詩
懷古(含詠史)詩是詩人在閱讀史書或遊覽古跡時,有感於歷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發出對時局或自己身世的***鳴,借所吟詠的古人、往事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抒發自己的情感的詩歌.
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憑吊古跡古人來借古諷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壹樣建功立業.從而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後的沈思,蘊涵了深沈的懷古傷今的憂患意識.即詩人往往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如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表達的是面對古赤壁戰場所產生的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和自己壯誌未酬的感慨.
赤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⒊傷春傷別詩(閨怨詩)
古代上流社會的女子常因寂悶孤獨而面臨美好的春光想到自己韶華將逝,更加思念離家宦遊的丈夫或天各壹方的情人.傷春傷別詩往往借對春光消逝的記敘描寫或表達對戍邊丈夫的思念,或寫春光(青春)易逝,光陰不再的感傷,或表達對戰爭的厭惡.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隱《嫦娥》
⒋羈旅行役詩
出門在外的遊客浪子,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感都包含著由此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溫馨家庭的憧憬.或寫遊子漂泊的羈旅愁苦,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由所見所聞所感觸發思鄉之愁,表達對親人的牽掛.這類詩詞亦可稱之為思鄉懷人詩,其特點多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望月傷心,見花落淚,聽雨思親,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詩人的感情色彩,因而此類詩中常將傷感、迷離、淒苦、寂寞、孤寂、惆悵、憂郁的情懷及種種離愁別緒表現得淋漓盡致,又很婉約、含蓄.
春夜洛城聞笛
李 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⒌山水田園詩
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壹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或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厭惡官場、遠離濁世,對寧靜平和的田園生活生活的向往;或描寫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對壯麗山河熱愛;或表現歸耕隱居之樂,多抒發質樸、清新、恬淡、閑適、物我兩忘的感情,表現不同流俗的清高,追求隱逸,有消極避世的思想.
《望廬山瀑布》- 李白 - 唐代⒍托物言誌詩
古人很喜歡詠物,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嶽,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這就產生了詠物類詩歌.“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個中有我也.”(劉熙載《藝概》)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於某種具體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即借所詠之物表達自己的情操誌趣.或托物顯示自己的高潔品質,或托物抒發懷才不遇的傷感.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⒎即事抒懷詩
即事感懷,指的是詩人就某件事發表自己的議論,抒發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為題寫詩,因壹點事由而生發,抒寫心中的感慨,或憂國憂民;或反映離亂;或渴望建功立業;或仕途失意閨中懷人;或謳歌河山.所謂“即事”詩,壹般來說無嚴格的界定.許多其他題材的作品,例如懷親、送友、思鄉、贈人、人生感悟、閑情逸趣等等,壹般皆可籠統稱之為“即事感懷詩”.
、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⒏邊塞征戰詩
邊塞詩派指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形成的壹個以反映唐朝邊疆戰爭生活為主要內容的詩歌流派.多以詩歌描寫邊塞山川景物、風土人情;他們的詩或描寫塞外風光,或表現戍邊將士殺敵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軀赴國難的悲壯;或反映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鬥精神;或描寫望月思鄉的蒼涼和長年征戰的悲苦,將士和親人相互思念的深沈情感及其不幸遭遇;或諷刺並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表達對戰爭的厭惡,對和平的向往.在創作風格上多以雄渾豪放、奔騰峻偉見長.
.塞下曲 盧綸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壹呼
9.贈友送別詩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江淹《別賦》)作為至情至性的詩人,與摯友分別時,心中會產生壹種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古詩詞中國詩壇上,贈友送別詩是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且內容豐富,可謂“說盡故人離別情”.這類詩歌主要抒寫離別之情,借對送別情景的描寫,表達達依依不舍的離情別緒,或留戀、或安慰、或囑咐、或祝願;有傷心、有惆悵、有期望等.
古代的交通不發達,人們“相見時難別亦難”,詩人們抒寫了大量的這類詩詞,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不乏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這些作品大多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長,令人擊節嘆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人無盡的友情熔鑄在詩情畫意中;“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人深摯的情誼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詩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詩人的質樸與豪爽寄托在樸素無華的語言中;“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詩人晶瑩透明的冰壺裝下了理解和信任……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0.閑適隱逸詩
壹些詩人看慣了官場的勾心鬥角,世俗社會的渾濁不堪,退居田野鄉間,與鄉人為伍,與明月作伴,抒寫清閑安逸生活,吟詠情性.反映這些生活的詩歌,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有不少令人拍案之作.
這類詩所表現的思想內容與山水田園詩相近或相同,在分析時可結合起來.
陸遊的紀遊抒情之作《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
11.悼亡遊仙詩
詩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愛的人離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壯誌得不到實現之際,他們往往借助於睡夢、遊仙等形式,或與心上人相會,或在仙境中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遣悲懷三首 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嶽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