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上面這首著名的詩歌是唐代大詩人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早已為人熟知。
但是,對於作者柳宗元大家所知恐怕不多,實際上,柳宗元不但是壹位詩人,他還推動了唐代的文學改革,另外,他還參與了當時壹場政治改良運動。
今天我們就聊聊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出身名門望族,其家族世代為官,他年幼時便因為戰火輾轉,目睹了藩鎮割據的危害,對於政壇腐敗和百姓之苦很有感觸。
柳宗元才華出眾,二十壹歲便中了科舉,進士及第。
柳宗元仕途比較順利,他入職中央,與壹些熱血追求改革的進步官僚組成了壹個聯盟,並在唐順宗永貞元年展開了壹場政治改革。
這就是歷史上的“永貞革新”。
“永貞革新”是壹場旨在改良唐朝政治問題的運動,主要針對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和官僚腐敗等問題進行改革。
應該說,改革派提出的問題都是針砭時弊,頗有針對性的問題。
但是,新上臺的唐順宗身體不好,沒多久便病倒了。
而改革派內部不團結,逐漸分裂。
宦官實力和藩鎮勢力趁機反撲,改革派最終失敗。
這場改革只維持了壹百多天便被終止了,其措施也都沒有得到實施,可以說是虎頭蛇尾。
這場改革後,唐順宗被宦官要挾,被迫退位,唐憲宗即位。
改革派官員紛紛遭到清算,大多被貶官,柳宗元也連續被貶,這是他壹生中遭遇的最大危機。
之後的柳宗元雖然獲得唐憲宗短暫的啟用,但隨即又因為黨爭而遭到打擊。晚年的柳宗元郁郁寡歡,最終在柳州去世,終年四十七歲。
《江雪》這首詩正是柳宗元被貶永州時的作品,當時柳宗元政治上失勢,改革失敗,滿腹抱負無法施展,心中憋悶。再加上政敵始終盯著他,令他感到如履薄冰,他前半生順風順水,頗有追求,後半生卻遭此打擊,難免心裏有落差。
《江雪》所寫“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恰恰表達了他當時形單影只,自怨自艾的心境。他在寒冷飛雪的大江上,感到寒意襲人,又感到孤獨無助,恰如那大唐天下,無盡的黑暗,滅不了的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