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在天晴了的時候的原文

在天晴了的時候的原文

在天晴了的時候

作者戴望舒?朝代現代

在天晴了的時候,

該到小徑中去走走:

給雨潤過的泥路,

壹定是涼爽又溫柔;

炫耀著新綠的小草,

已壹下子洗凈了塵垢;

不再膽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擡起它們的頭,

試試寒,試試暖,

然後壹瓣瓣地綻透;

抖去水珠的鳳蝶兒

在木葉間自在閑遊,

把它的飾彩的智慧書頁

曝著陽光壹開壹收。

到小徑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時候:

赤著腳,攜著手,

踏著新泥,涉過溪流。

新陽推開了陰霾了,

溪水在溫風中暈皺,

看山間移動的暗綠——

雲的腳跡——它也在閑遊。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原名戴潮安,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生於浙江杭州。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1926年同施蟄存、杜衡創辦《瓔珞》旬刊,在創刊號上發表處女詩作《凝淚出門》和譯魏爾倫的詩。1928年與施蟄存、杜衡、馮雪蜂壹起創辦《文學工場》。1929年4月,第壹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壹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

1932年參加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誌的編輯工作。 11月初赴法留學,入裏昂中法大學。1935年春回國。1936年10月,與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馮至等創辦《新詩》月刊。

抗戰爆發後,在香港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發起出版《耕耘》雜誌。1938年春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星島》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編《頂點》。1941年底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下了《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心願》、《等待》等詩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華文學藝術工作代表大會。建國後,在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安葬於北京西山腳下的北京香山萬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親筆書寫的“詩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通法語、西班牙語和俄語等歐洲語言,壹直從事歐洲文學的翻譯工作,他是首個將西班牙詩人洛爾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

擴展資料

《在天晴了的時候》的賞析:

“雨巷詩人”戴望舒的這首小詩,讓我們感受到了雨後撲面而來的清爽無比的鄉土氣息。詩人通過擬人化的手法,用“動態化”的表達方式,為我們繪出了壹幅幅雨後放晴的鄉村畫卷。

“泥路”是溫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膽地試寒試暖,“鳳蝶兒”在悠然地閑遊……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後似乎都煥然壹新,讓人陶醉、向往,讓我們走進了充滿想象的童話世界。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徑!

在語言上,詩人壹韻到底,讀來富有強烈的節奏感。在感受清新活潑的雨後村景時,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詩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揣摩。

此詩寫於抗日戰爭時期,作者似乎在表達心中的“淡然”、“寧靜”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頌光明和解放,表達了詩人對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