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滬感言簡短如下:
1、在疫情面前,我們不是旁觀者,而是逆行者。回想起援滬的46天,心裏有頗多的感觸,很榮幸成為這其中的壹員。
2、時光如白駒過隙,眨眼間我們來上海支援已經壹個多月了,身為壹名醫務工作者,能為疫情做出壹點小小的貢獻,是我的榮幸。這次來上海對於我,與其說是支援,不如說是來學習,從青零方倉到城市足跡館亞定點醫院,每壹次都是全新的挑戰,在這裏,我對護理工作又有了全新的認識,忙碌、努力的工作讓我充實與自豪。
3、其實,哪有什麽白衣天使,只不過是壹群人換了壹身衣服,救死扶傷,從死神手裏搶人罷了,只不過在這次災難面前,我們戴上了護目鏡、口罩和防護服,面對的不是普通的常見病人,而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攜帶者。就這樣在剛開始的緊張、憂慮中按照要求完成著每壹項職責,並且逐漸忘掉了那些擔憂,只想著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更好的幫助病人盡快康復。
4、面對堆積如山的樣本,隊友們沒有絲毫退縮、抱怨,反而是自告奮勇地拿樣、做樣。中途需要換人出艙吃飯時,這個時候大家卻是客氣地推辭,說自己不餓,讓其他人先去吃。我們整個湖南醫療隊生活上也給予了每個隊員無微不至的照顧,洗衣服不方便就送來了臉盆、水桶、洗衣液、晾衣架;有隊員牙疼就馬上買來布洛芬緩稀膠囊。
湖南人吃不慣上海的飯菜,就準備了老幹媽、剁辣椒還有腐乳;隊員生日,準備了蛋糕;今天又給我們送來了可樂。說實話,這些小小的舉動都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感動,讓我們隊員上班的辛苦、夜班的疲倦感壹瞬間煙消雲散了,我內心感覺真的很慶幸加入了湖南醫療隊這樣的壹個大家庭。
5、作為首次出征支援的我,沒有太多經驗。這次支援,我也是抱著學習和挑戰的心態過來的,很多方面都在跟領隊以及有豐富支援經驗的老師學習。
現在,我已經適應了12小時的“兩班制”,早上9點到晚上8點,晚上9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兩個班次之間會有壹個小時的交接班和消殺,上下班都會要求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出艙和回到住處都會進行衣物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