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歷史樂器傳說

歷史樂器傳說

1.古典樂器的由來

1.分類:中國古典樂器壹般按“八音”分類。

“八音”就是我國最早按樂器的制造材料來對樂器進行分類的方法,最早見於《周禮春宮》,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pao)、竹”八類: 古箏 “金”類包括鐘、鈴、鎛(bo)、鏞、鐃(nao)、笙鐘、頌鐘等; “石”類包括玉磬(qing)、、笙磬、頌磬、鳴球等; “土”類包括塤(xun)、缶(fou)等; “革”類包括縣(xuan)鼓、鼗(tao)、應鼓、搏(bo)拊(fu)等; “絲”包括琴、瑟、築、箏等; “木”類包括圄(yu)、柷(chu)等; “匏”類包括竽、笙、簧等; “竹”類包括簫、龠(yue)、笛、篪(chi)等。2.發展:這“八音”中的樂器,在後世被稱為“華夏舊樂”或“華夏舊器”,意思是指純正的漢民族樂器,主要是為了與外來的樂器有所區別。

在西漢的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中國大陸是出現了大量的“胡夷之樂”,如琵琶類、箜篌類、篳篥、羯鼓、羌笛等等,因為這些樂器也能夠按照“八音”分類法進行分類,而未重新發明新的分類法。 在唐代時的“驃國”(今緬甸)進貢了大量“驃樂器”,這些樂器用周制“八音”無法分類,故此,在仍然沿用“八音”的名稱之下,做了壹些變化。

據《新唐書南蠻驃傳》中記載,唐代“八音”將周制“八音”的“石”、“土”、“木”三類改為“貝”、“牙”、“角”,所以唐制“八音”為“金、貝、絲、竹、匏、革、牙、角”: “金”類包括鈴鈸、鐵板; “貝”類包括螺貝; “絲”類包括大匏琴、獨弦匏琴、小匏琴、鼉(tuo)首箏、鳳首箜篌、龍首琵琶、雲頭箜篌; “竹”類包括橫笛、兩頭笛; “匏”類包括大匏笙、小匏笙; “革”類包括三面鼓、小鼓; “牙”類包括牙笙; “角”類包括三角笙、兩角笙。3.主要樂器:古代樂器主要有塤、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

漢唐以後,源於外國的樂器如笛子、篳篥、琵琶、胡琴等大量為中國音樂采納,並被中國人改良發展,逐漸替代了中國原來的本土樂器。除了古琴壹直被文人寵愛,得以樂器流傳,正式在“民樂”公眾中演出的樂器幾乎都是外來的。

除此之外還有編鐘 編鐘在中國古代音樂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編鐘屬於變音打擊樂器族,發音類似鐘聲,清脆悅耳、延音持久 。

適合於演奏東方五聲音階的音樂。

2.求有關中國古典樂器的的故事,典故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壹。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壹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巍巍乎誌在高山”和“洋洋乎誌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

鐘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古琴本身就充滿著傳奇的象征色彩。

比如:琴長3尺6寸5分,代表壹年有365天。琴面為孤形,代表著天;琴底為方形,代表著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

古琴有十三徽,代表著壹年有12個月和閏月。古琴最初為五弦,象征著金、木、水、火、土。

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在此基礎上增添了壹根弦。周武王伐紂時,為了鼓舞士氣,又增添了壹根弦。

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琴鶴:謂以琴鶴相隨。

比喻為官清廉。宋代蘇軾《題李伯時畫趙景仁琴鶴圖》之壹:“清獻先生無壹錢,故應琴鶴是家傳。”

琴心劍膽:即琴和劍。古代文士常以隨身之物。

琴心,撫琴怡心;劍膽,倚劍仗膽。喻剛柔相濟,儒雅任俠。

南朝梁元帝《法寶聯璧序》:“箴與琴劍,銘自盤盂。”元代吳萊《寄董與幾》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

琴,今稱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歷史悠久,許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證的文字記載,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與神奇的傳說。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齊桓公的“號鐘”,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琴”。

現在,這名揚四海的“四大名琴”雖已成為歷史陳跡,但對後世的影響是極大的。 壹、號鐘 號鐘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質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

傳說春秋時期的俞伯牙曾彈奏過號鐘琴。後來,號鐘傳到齊國的賢明君主齊桓公手中。

齊桓公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對號鐘尤為珍愛。

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鐘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淒切,號鐘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二、繞梁 今人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壹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

她那淒婉的歌聲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蕩在屋梁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余音不斷。據說繞梁是壹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制作年代不詳。

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唐人杜佑《通典?樂典》:“宋孝武大明中,吳興沈懷遠被徙廣州,造繞梁。

其器與箜篌相似。懷遠亡,其器亦絕。”

有壹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理朝政,把國家大事全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沈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

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沈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

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三、綠綺 綠綺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約前179-前118)彈奏的壹張琴。

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家徒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壹篇《如玉賦》相贈。

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

綠綺是壹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

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壹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李群玉《戲贈魏十四》詩:“蘭浦秋來煙雨深,幾多情思在琴心。”壹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

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壹曲,讓我輩壹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

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

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四、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蔡邕(133-192)親手制作的壹張琴。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壹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制成壹張七弦琴,果然音質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便取名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揚名四海。

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三百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

3.關於樂器民間小故事

1、彈撥爾 “彈撥爾”是**所有樂器中最長的樂器,樂器長達1米多,琴體像半個水勺,琴體和琴頭用桑木或紅木做成,用鋼絲弦五根,內二弦及外二弦調成同度音,與中弦成四五度關系,音色明凈,十分動聽。

2、熱瓦普 熱瓦甫多為木制,外形獨特,上部是細長的琴身,頂部彎曲,最下方是壹個半球形的***鳴箱,琴面用驢、羊或蟒皮蒙裹,有5-7根弦,通常用最外壹弦彈奏旋律,其余各弦作為***鳴弦,用它彈奏出的音樂音色清亮、純凈,表現力強,所以大多用於獨奏。熱瓦甫不但有美妙的氣韻更有美觀大方的外形,琴身由很多的牛角片或骨片鑲嵌出形式多樣的並帶有規則性的紋路和圖案,顯得美觀大方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3、都塔爾 傳統的都塔爾,構造與彈布爾相似,外形像個長柄的大水瓢,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制作材料多采用經過自然幹燥的桑木、杏木或核桃木,規格尺寸按照男士、女士和兒童的不同分類而定,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大的柄上用絲弦纏17個品位,小的有14個品位,適合男女彈奏。

演奏時右手五指並用,缺壹不可,或撥或挑,或挑或掃,彈奏出來的琴音聲音雖小但音色卻很柔美,彈奏者盡可通過琴聲淋漓盡致的抒發感情,所以**的婦女尤其喜歡用都塔爾自彈自唱。 都塔爾是壹個伴奏極佳的樂器,它除了在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中作主要伴奏外,還演奏過有名的曲目《木夏烏熱克木卡姆間奏曲》、《艾介姆》和《幸福的時代》等。

4、卡龍琴 卡龍琴是維吾爾樂器裏弦最多的古老民間彈撥樂器,代史籍中稱七十二弦琵琶、“喀爾奈”,形狀酷似揚琴,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近似古箏,但比古箏的音色更明亮,是演奏古典樂曲《十二木卡姆》中不可缺少的樂器。它盛行於**的麥蓋提、喀什、和田、莎車壹帶和哈密等地。

5、艾捷克 艾捷克又名哈爾紮克,起源於古代的波斯。因流行於**的麥蓋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車和庫車等地,所以又名多朗艾捷克,是**的**、烏孜別克族和塔吉克族的弓弦樂器,現盛行於**的南疆壹帶,主要用於演奏民間歌曲和木卡姆曲調。

艾捷克外型獨特別致,琴筒呈球形,琴的內側用蟒皮蒙裹,使***鳴體形成兩個半球形,在它的周圍有發音孔,音域約三個八度,有1─3根主奏弦,在琴桿下兩端設有5~10根***鳴弦,音色具有板面振動與皮面振動相結合的效果。演奏時,將底柱立於左腿之上或夾於**,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因演奏的手法上吸收了提琴、二胡的指法和弓法,所以可奏出多種美妙好聽的滑音、泛音、 *** 和裝飾音。

6、薩它爾 薩它爾又稱“塞他爾”,波斯語“薩”為“三”、“它爾”是“弦”,意思是3根弦的樂器。薩它爾的外形與彈撥爾相似,因音色明亮,常常用於獨奏、合奏或做為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伴奏樂器。

據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寫的《樂師史》(古維文手抄本)中記載,早在十四、十五世紀,**民間就有了這種樂器,到20世紀50年代,薩它爾已遍布全疆各地,並成為**人民喜愛的拉弦樂器。 薩它爾是**民間藝人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彈奏薩它爾的藝**多席地盤腿而坐,將琴放置在左腿之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弦外拉奏,由於指板較長,音位寬,左手常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弦,小姆指使用的較少,食指在演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級進還是跳進的旋律,演奏者都**慣用它按弦。

在彈奏過程中,弓、指法的技巧既多又豐富,但最常用的弓法主要有連弓、分弓、長弓、短弓、頓弓、跳弓和碎弓,指法主要有揉音、擻音、打音和滑音等。 7、胡西它爾 胡西它爾,原名“艾西它爾”,是**的弓拉弦鳴樂器。

“胡西”維吾爾語是“歡樂”或“非常悅耳好聽”的意思,“它爾”的譯文是琴弦,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悅耳的弦樂器”。久已失傳,近年才得以復蘇,形似曼多林,音色脆亮,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

8、嗩吶 嗩吶別稱“喇叭”,據相傳,嗩吶最初流傳於波斯、阿拉伯壹帶,是古代波斯語"Surnā"的音譯。它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後經過不斷發展改進,不但豐富了演奏技巧,而且提高了表現力,現已成為壹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廣泛應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的伴奏中。

9、達甫 達甫亦稱手鼓,也譯為“達蔔”, 是****人民最喜愛的打擊樂器之壹,並被譽為維吾爾樂隊中的“靈魂”,鼓框木制,圓而扁平,周圍裝有許多小鐵環,表面蒙以羊皮、牛皮或蟒皮,其中以蟒皮音色最好。它的發音清脆響亮,聲音力度變化幅度較大,技巧靈活,可以起到烘托各種不同樂曲情緒的作用。

有了它壹切都有了**。手鼓的發音清脆響亮,在樂隊中起著統壹節奏和速度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總指揮。

同時它的聲音力度的變化幅度較大,技巧靈活,攜帶方便,可以起到烘托各種不同樂曲情緒的作用,因此,**尤為喜愛。 10、納格納鼓 納格納鼓即“鐵鼓”,在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因鼓身用鐵鑄成,故稱“鐵鼓”,又有“冬巴”之稱。

據說古代人們把它系在馬鞍上當作戰鼓。大約在9世紀以後,它才成為**的打。

4.中國民族樂器的由來

笛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壹。

古代稱為“篴”。秦漢後,笛才成為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同名稱。

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壹。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制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歷史。

豎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與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大致相同的音階,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號,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今天的中國音調完全壹致,仍可用其吹奏現在的民間樂曲《小白菜》。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村料是笛制的壹大進步,壹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

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壹笛壹律。笛在古代稱為“篴”。

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壹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

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壹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壹,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望采納。

5.有關於樂器的神話故事50字

古箏的傳說

相傳,早在兩千多年前,秦國就已經有箏了。那麽箏又是怎麽來的呢?這裏可有壹段有趣的傳說。

當時,秦國有壹種樂器叫瑟。有個叫宛無義的人,彈瑟的技藝非常高,他的兩個女兒也非常喜歡彈瑟。有壹天,姐妹倆都爭著到父親那裏學習彈瑟,姐姐跑得快,先把瑟拿到了手裏,妹妹哪裏肯讓,趕忙跑過去,雙手抱住了姐姐手中的瑟。兩人妳拉我扯,互不相讓。忽然,“哢嚓”壹聲,瑟被掰成了兩半。父親聞聲急忙趕過來,不由得楞住了:只見姐姐手中的壹半是十三弦,妹妹手中的壹半是十二弦。他又急又氣,忙把兩個女兒手中的瑟拿過來,他唉聲嘆氣地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壹撥,讓他吃驚的是,兩半瑟竟發出了更好聽的聲音。宛無義早忘了責備女兒,他把半邊瑟分別作了些修繕,結果這半邊瑟倒比原來好彈,也好聽了!他欣喜萬分,就把這“二女相爭,引破為二”的瑟,叫做“箏”。

6.古琴起源的傳說

琴是中國傳統樂器中最古老、最富代表性的樂器之壹。2003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中國的古琴藝術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作為需要重點扶持和搶救的世界優秀文化遺產之壹。

琴究竟起源於何時,其基本的發展歷史、尤其是其早期的演變脈絡如何,始終是壹個撲朔迷離的問題。人們推測古琴的歷史,有3000年之久。著名學者羅振玉認為,商代的甲骨文中“樂”字是“從絲附木上,琴瑟之象也。”可為商代已有琴之壹說。《詩經》為中國最早的文獻之壹,大約成書於公元前6世紀中葉,載有自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305首古代樂歌。其中琴的記載反復出現於字裏行間,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擊鼓,以禦田祖”等等,當時的琴樂已廣泛地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孔子曾將《詩經》305篇 “皆弦歌之”,《詩經》實為最早的琴歌總集。自殷商算起,琴至少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但在中國古老的傳說中,琴產生於更早的上古之世。歷代文獻記載中最多見的,則是有關伏羲制琴的傳說。如《禮記》中載:“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作琴瑟以為樂。”《琴操》也有:“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等說法。

縱覽歷代文獻與上古傳說,還有神農說、黃帝說、唐堯說、虞舜說幾種。東漢傅毅《琴賦》有:“神農之初制,盡聲變之奧妙。”之說。《世本》也說:“神農作琴,又曰,琴長七尺二寸”。司馬遷寫《史記》,從黃帝始,定下了中華的物質文明大多由此發端的基調。古代帝王系譜,不論夏虞商周,莫不以他為遠古始祖。傳說中的黃帝,帶有十分濃重的神話色彩。他不但定律,還曾創制名為《清角》的琴曲,可見琴的發端也與其有關。 在後人的心目中,堯是賢德與聖明的化身。古代有許多文獻將堯推為琴樂的創始人。如《帝王世紀》曰:“堯作《大章》,使無句作五弦琴,天下大和。於是景星耀於天,甘露晞於地,朱草生於郊,鳳凰止於庭,嘉禾孳於畝。”宋代的朱長文著《琴史》,書中將帝堯列為全書之首:“帝堯宅天下,……當《大章》之作也,琴聲固已和矣!”。古文獻中還有許多關於舜制五弦琴的記載。如《禮記》中有:“昔者舜作五弦琴,夔始制樂,以賞諸侯”的描述。

任何壹種文明的起源,都應該是壹個漫長的、逐步發展和完善的實踐過程。古人往往喜歡把某種事物的產生,歸功於某位英雄或某個代表人物。因此,無論是伏羲、神農、還是黃帝、虞、舜,他們應該都是中國古史中傳說時代的首領,他們代表了中華民族文明的肇始時代。人們之所以將創制琴瑟以及其它開啟中華文明與文化的宏偉業績,歸之於這些遠古時期的代表性人物,並加以褒揚和贊頌,本質上體現了炎黃民族尤其是先秦以及其後儒家對於文明肇始時代的這些“先聖”、“先王”的尊崇與敬仰。

7.找四大古琴傳說

所謂“琴、棋、書、畫”當中的“琴”,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彈拔樂器之壹,古琴的制作歷史悠久,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與神奇的傳說。

悲涼號鐘

“號鐘”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鐘”琴。後來“號鐘”傳到齊恒公的手中。齊恒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鐘”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鐘”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淒切,“號鐘”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余音繞梁

今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壹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淒婉的歌聲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蕩在屋梁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余音不斷。據說“繞梁”是壹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制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 ”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有壹次,他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沈淪在音樂中了! 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沈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 繞梁”便絕響了。

絕妙綠綺

“綠綺”乃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壹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壹篇“如玉賦” 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壹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 即桐木、鋅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壹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壹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壹曲,讓我輩壹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悅耳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制作的壹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壹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制成壹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聞名四海。 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300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制造的“焦尾” 。

8.各位:幫忙找出關於某種樂器的歷史故事

月琴由阮演變而來,流行於晉代。

月琴在現代的發展。>>

月琴:我國漢、彜、苗、侗、布依、白和哈尼等族人民***同喜愛的彈弦樂器。歷史久遠,流傳廣泛,音色清脆,常用於獨奏、民間器樂合奏、歌舞、戲曲和說唱音樂伴奏。

月琴是從阮演變而來的樂器。自晉代起就在民間流行,約從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圓似月、聲如琴。當時和阮相似,後來逐漸變化,清時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簡化,琴桿變短,音箱呈滿圓形, 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廣泛流傳。

我國的月琴在唐代傳入日本,19世紀3O年代達到最盛時,期,遍及壹般人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月琴在日本被禁,戰後才又恢復。

月琴常用於說唱音樂四川清音的伴奏。這種曲藝形式是清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的,深為四川人民所喜愛。解放前,藝人多在茶館坐唱或在街頭即地作場演唱,用琵琶或月琴伴奏,故也稱“唱琵琶”或“唱月琴”。

月琴由阮演變而來,流行於晉代。>>

月琴在現代的發展。

自1958年後,月琴經過多次改革,改為三弦二十四品,采用十二平均律,音域得以擴大,可自由轉調,在演奏技巧吸收了其它彈撥樂器的優點,表現力更加豐富,其4條琴弦的定音為(g、d1、g1、d2),音域由g~c4,有3個多八度。由於使用鋼絲尼龍弦,音色清脆柔和適於獨奏。

80年代初試制成功壹種長桿(較原來長壹倍,約18厘米)月琴。音品增至30個,縛弦下移,增加了琴馬,並在琴內橫音梁間增置兩條豎梁。定音為(g、C1、g1、C2),音域達4個八度。音量明顯增大,音色富有光彩,除可為楚劇伴奏外,更適於獨奏或合奏。

在民間樂隊中,月琴是高音樂器,常用於合奏。它的聲音比琵琶響亮,還帶有壹種金屬性質的鏗鏘聲,與其他樂器合奏,音響既協調又別有風味。月琴是京劇、楚劇等地方戲曲和曲藝的伴奏樂器。在京劇文場樂隊中,月琴與京胡、京二胡壹起號稱三大件樂器。它發音清脆,在京劇唱腔伴奏中,能起到襯托京胡的作用。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素有“音樂之鄉”譽稱,那裏使用的月琴是由漢族傳去的,經常與蘆笙等樂器合奏。在廣西隆林苗族居住的德峨和麽基,民間流傳著用月琴演奏的器樂曲。雲南的白族和哈尼族民間,也流傳有月琴。白族月琴是僅次於白族三弦的弦樂器,還用於白劇伴奏。哈尼族的月琴也稱“四弦”,外形和彜族月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