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節日有關的詩歌如下:
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蘇軾《水調歌頭》
賞析: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壹種皓月當空、親人千裏、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
反襯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壹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
2、月從今夜滿,秋向此時分。——明·趙今燕《中秋對客》
賞析:中秋夜,月亮正好圓滿,秋天也逐漸來臨。詩人觀賞滿月,感受到秋天的氣息逐漸濃厚,由此引發了對歡慶的期待。莫惜金尊數,詩人倡導中秋夜應開懷暢飲,與親友相聚,***享美好時光,***同慶祝中秋節。
3、天將今夜月,壹遍洗寰瀛。——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玩月》
賞析:主要描繪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賞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個天宇人世。暑氣已退,天地清凈,秋色澄明,萬物清麗。
滿天繁星隱藏了光彩,讓給月色,金風水露反射出耀人光芒。經常變換的是人間,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4、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宋·蘇軾《陽關曲·中秋月》
賞析:這首小詞,題為中秋月,自然是寫“人月圓”的喜悅;調寄《陽關曲》,則又涉及別情。記述的是作者與胞弟蘇轍久別重逢,***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了聚後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以及對自身行蹤萍寄之感。
5、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宋·晏殊《中秋月》
賞析:銀河瀉影,佳節又中秋,月光柔柔地落滿院中梧桐。而如此良夜我卻羈旅他鄉,壹個人孤獨地站在角落,無法團圓。晏殊的這首《中秋月》並不算是他的名篇,但也有別恨之意,且表述得委婉曲折,很符合晏殊的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