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題畫蘭》清.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譯文:蘭花生長在山巖的頂處,它的香氣飄散四溢,在突出的巖石和巖縫中,美妙的花香濃郁芬芳。不是腳下沒有浮雲翻滾的喧鬧,只是蘭花不願去理睬它們,不知道它們什麽時候來到,更不會在它們離去時去挽留。
2、《念奴嬌·春雪詠蘭》明代.陳子龍
當日九畹光風,數莖清露,纖手分花葉。曾在多情懷袖裏,壹縷同心千結。玉腕香銷,雲鬟霧掩,空贈金跳脫。洛濱江上,尋芳再望佳節。
譯文:回想當年九畹種蘭花的情形,那麽多的花含著清徹的露珠,是您親手為我們分開花葉。我曾經投入您多情的懷抱,氣味相投我們同心相結。您卻走了,玉殞香銷,連美麗的身影也消失在濃霧之中,白白裏留下送給我的金跳脫。我在洛水之濱,尋找著再度降臨的美好時節。
3、《飲酒·幽蘭生前庭》魏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譯文: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4、《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宋.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譯文: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壹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5、《秋風辭》漢.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譯文:秋風刮起,白雲飛。草木枯黃雁南歸。秀美的是蘭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難忘懷。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劃動船槳揚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簫來打起鼓,歡樂過頭哀傷多。年輕的日子早過去,漸漸衰老沒奈何。
擴展資料:
詩文賞析
1、《題畫蘭》
全詩是借詠物表達高人隱士的情操,孤芳自賞而不為世俗紛擾打動。詩文贊美了蘭花在艱苦惡劣的環境裏,卓爾獨立的品行,歌詠了蘭花淡泊的心態,借此表白自己堅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個性自由的情懷。抒發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隨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詩的重點在後兩句,可以對照五柳先生陶淵明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來理解。
2、《念奴嬌·春雪詠蘭》
“九畹”用上引《離騷》句意,“光風”用《招魂》“光風轉蕙,氾崇蘭些”句意,表現幽蘭在佳人的“纖手”中流芬揚馥的情狀,隱喻自己深受大明王朝的國恩。“數莖清露”,象征著作者高潔的情操和忠貞的氣節。這裏將香草關人結合起來,比興之義尤為精微。下面兩句,進壹步用“多情懷袖”、“同心千結”傾訴自己的忠愛纏綿意緒,“多情懷袖”承上文之“纖手”, “同心千結”承上文之“花葉”。
這幾句“當日”、“曾在”應是指崇禎朝之事,此後則“玉腕香消,雲鬟霧掩,空贈金跳脫”,也就是說他的報國之心不被理解,頗和明珠投暗之恨。聯系作者身世,他在南明弘光時數次上書指陳時政,均未受重視,遂辭職歸家.這裏的“空贈金跳脫”便不難索解,“空贈”兩字。惋惜之意極濃,實在是感慨萬端之語。而“香消”、“霧掩”,也隱含對弘光時忠良遭斥、奸佞當道的批評之意,結拍兩句。
“洛濱江上”,結構上遙應“解佩淩波”,似指剛成立的南明永歷政權,接受其領導的抗清義軍有瞿式耜等部,據有兩廣、雲貴、四川等地;“尋芳再望佳節”,就是期望這壹股抗清力量能夠完成國家復興的艱苦事業。
3、《飲酒·幽蘭生前庭》
此詩作於陶淵明看破東晉黑暗,辭官隱退之時。陶淵明在偏僻山村,沒有世俗侵擾,時常醉酒之後反而詩興大發,胡亂扯出壹張紙,書寫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後,再修改潤色。寫好的詩稿越積越厚,讓老朋友幫忙整理抄錄。壹***得到20首詩,陶淵明把這壹組詩題為《飲酒二十首》。此詩表現了陶淵明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