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曙光的文言文怎麽說

曙光的文言文怎麽說

1. “黎明"用文言文怎麽說

“黎明"用文言文表示:平明、開曙、會明、及旦、向明、向晨、戒旦、昌明等。

黎明:lí míng

1. 釋義:

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2.反義詞:

黃昏、薄暮、入夜、傍晚

3.造句:

1、嘹亮的軍號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

2、清潔工迎著黎明的曙光打掃街道。

3、黎明時分,我們的村莊完全籠罩在晨霧之中。

4.表示早上的詞的區別:

淩晨(從0:00開始往後),拂曉(天快亮但無光),微明(都是天有點亮的意思,定義有點模糊)、黎明(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清晨(日出前後壹段),晨曦、晨光(皆指清晨的太陽光)天亮, 早晨(指天亮後到八九點)。

參考資料

360問答:/q/1464857967724294

2. 去陽光裏走走 古文怎麽說

這個嘛,想起唐代韋應物的壹首詩,《東郊》:

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淡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直可庶。

大意是說:

困守官舍,使我終年地煩悶。漫步郊野,曙光蕩滌我的胸襟。楊柳依依,在和風裏搖曳不定。青山如畫,淡泊了我的塵念俗情。斜倚樹叢,我休息得多麽安寧;沿著山澗,繼續信步前行。微雨過後,芬芳的原野更加滋潤清新,斑鳩聲聲,卻不知在哪裏歡鳴。我向來喜愛幽靜,可惜總難以遂心。公務纏繞,生活常感覺迫促不寧。我終將辭謝官職,去營造茅屋壹進,追隨陶潛的步履,但願得到那清雅的風情。

3. 文言文中什麽的意思是光

1)會意。

甲骨文字形,“從火,在人上”。本義:光芒,光亮

(2)同本義

光,明也。――《說文》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廣也,所照廣遠也。――《釋名·釋天》

與日月兮齊光。――《楚辭·九歌·雲中君》

能遊冥冥者與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

日月淑清而揚光。――《淮南子·本經》

國之光。――《易·觀》

夜未央,庭燎之光。――《詩·小雅·庭燎》

推此誌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史記·屈原列傳》

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光明之耀也。――《國語·晉語》

容光必照焉。――《孟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有紅光壹縷起土橋,直射城西。――清·邵長蘅《閻典史傳》

(3)又如:陽光;燈光;反光(反射的光線);色光(帶顏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陽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閃爍)

(4)色澤;光彩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蛾臉不舒,中袖無光。――唐·李朝威《柳毅傳》

(5)又如:絲光;油光(光亮潤澤);光色(光彩色澤);砑光

(6)榮耀;昭著 [honor;glory]

邦家之光。――《詩·齊風·南山有臺》

連我臉色都無光了。――《儒林外史》

士之處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唐·韓愈《原毀》

(7)又如:為國爭光;沾光;光寵(光榮;增光);光國(為國爭光);光天(光輝達於天下);光隆(光輝隆盛);光爛(光輝明亮);光晶(光輝);光赫(光輝顯赫)

(8)光陰,時光 [time]

始屏憂以愉思,樂茲情於寸光。――南朝宋·鮑照《觀漏賦》

(9)又如:寸光(短暫的光陰);光陰荏苒(時光壹天壹天地逝去。荏苒:[時間]漸漸過去);光景如梭(光陰如梭。形容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拈指(陽光在彈指間逝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10)景色

上下天光,壹碧萬頃。――宋·範仲淹《嶽陽樓記》

(11)又如:風光;山光

(12)恩慧;好處 [favor]。如:叨光;沾光;借光

(13)特指日、月、星辰等天體 [sun,moon,star]。如:光嶽(天地。光:星辰。嶽:河山)

(14)稱人來訪的敬詞

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顧小園,老夫有何德能?――明·桑紹良《獨樂園司馬入桐》

(15)光明,明亮

寶劍直千金,被服光且鮮。――三國蜀·曹植《名都篇》

4. 《讀者》上的壹篇詩歌叫《曙光》

曙光

類別:現代詩歌 作者:滯夢光年

我曾在渾噩中度日,被所做的事玷汙

但當妳走進我的生活,妳告訴我應該展現什麽

我原以為我知道什麽是對的

卻不知道我其實可以掙脫,並選擇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壹切

我再不會用同樣的方式來看天空

我將學會和昨天說再見

我再不會在收到阻礙時停止飛翔

我將會到達很高的地方

因為我已看見

因為我已看見

——曙光

從未介意,從未想要

從未刻意追求去看故意在我眼前招搖的壹切

我很容易看不到我可以擁有的

是妳告訴我,我能改變

那些淺薄的日子裏發生的任何事情

當太陽光芒四射,它迎著阻力用力向前

使天空充滿了藍色的溫暖,舍棄了嚴寒

我不知道原來我對如此真實的壹切視而不見

當幻覺消失,我的發現有那麽多等著被發現

我再不會用同樣的眼光來看天空

我將在收到阻礙時停止飛翔

我將總會到達很高的地方

因為我已看見

因為我已看見

——曙光

5. 文言文太原王傳翻譯

《太原王傳》節選(原文)

解元,字善長,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鑠人,垂手過膝,能百步穿楊葉,號“小由基”。能以索持犀牛卻行。嘗乘駿馬馳突賊陣,往返如飛。

初,起兵保安軍德清砦,積功授青澗都虞侯。建炎三年,詔隸韓世忠,擢偏將軍。世忠出下邳,聞金人大至,眾心搖愕。世忠憂之。元便領二十騎遊擊,俘其生口,備悉敵情。俄而復出,敵騎數千四面集,元擲身陷陣,左右鶻擊,大呼,聲振刀甲。壹大酋驚,墜馬走,眾懼辟易遁去。以功授闔門宣贊舍人。

譯文: 解元(1098--1142), 字善長,吉水縣人。濃眉俊目,手臂極長,起於行伍,尤善騎射,可與春秋時期神箭手養由基媲美,因此人送外號“小由基”。力量驚人,能用鐵索牽引犀牛倒退而行,能用鐵索牽引犀牛倒退而行。曾經乘駿馬馳騁突襲敵陣,來往如飛壹般。

起初,解元從保安軍德清砦 起兵,積累功績任命清澗都虞侯。建炎三年(1129)九月,解元為韓世忠麾下偏將。韓世忠到下邳後,聞金兵大隊人馬將至,士兵驚恐,軍心動搖。解元沈著應戰,率領20余騎兵悄悄出發,擒拿金兵數人,詳細得知敵動態。不久再次去往,遭遇敵騎兵數千人,解元身陷敵方布陣,躍馬橫槍,像鶻壹樣猛擊,將敵酋長挑落下馬,其余金兵望風而逃。解元以功授門宣贊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