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代真實愛情故事

古代真實愛情故事

 1.唐伯虎與沈九娘

唐伯虎名寅,江蘇吳縣人,以詩、書、畫三絕著稱於明朝。只因他早年生活放蕩,刻過壹方“江南第壹風流才子”的印章,加上明清的小說,戲劇,彈唱又編造他“三笑點秋香”的風流韻事,在後人的印象中,唐伯虎是個風流才子。

唐伯虎壹生娶過兩個妻子,前妻徐氏,出身官宦人家,好享受,慕榮華,熱望唐伯虎功成名就,出人頭地,壹四九九年,唐伯虎鄉試第壹,中了解元,徐氏喜出望外。誰知好景不長,第二年,唐伯虎進京會試,受到科場泄題案的無辜牽連,不幸瑯鐺入獄。徐氏得知,料定唐伯虎從此難以高升,就收拾細軟,回娘家去了。從此兩人分道揚鑣。

後來,唐伯虎在青樓中認識了官妓沈九娘。九娘很敬重這位才子,為了使唐伯虎有個繪畫的良好環境,她把妝閣收拾得十分整齊,唐伯虎作畫時,九娘總是給他洗硯,調色,鋪紙,唐伯虎有了這個好伴侶,畫藝愈見精到。他畫的美人,大都是從九娘身上體會到的風姿神采。九娘見唐伯虎不把她當作官妓看待,就益發敬重他了。天長日久,兩人產生了愛情,成了夫婦。過了兩年,九娘生了個女兒,取名桃笙。

壹五九○年,蘇州水災。唐伯虎的賣畫生涯自然艱難了,有時連柴米錢也無著落。壹家人的生活全靠九娘苦心撐持。九娘終因操勞過度病倒了,唐伯虎請來醫生,醫生診斷後,告訴唐伯虎,九娘已經病入膏盲。唐伯虎盡力服侍九娘,無心於詩畫。壹五壹二年冬至前,九娘緊緊握著唐伯虎的手,說道:“承妳不棄,要我作妳妻子,我本想盡我心力理好家務,讓妳專心於詩畫,成為大家。但我無福,無壽,又無能,我快死了,望妳善自保重。”聽了這番話,唐伯虎禁不住淚如雨下。

沈九娘死後,唐伯虎再也沒有繼娶妻室,晚年皈依佛法,號稱六如居士。

  2.漢武帝與李夫人

宮廷樂師李延年精通音律,能作曲,能填詞,也能編舞,是天生的藝術家。某天,漢武帝擺宴的時候,李延年侍宴,在席中壹邊自彈自做的壹首新歌:“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壹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首作曲的首度演出很成功,武帝嘆息道:“世間哪有妳所唱的那種佳人?”李延年打蛇隨棒上,趁勢說:“陛下,歌中唱的,就是延年的小妹。”武帝心中壹動,立命召李氏入宮,壹看,果然是沈魚落雁、妙麗善舞。武帝遂納李氏為妃,號為李夫人。於是,春從春遊夜專夜,從此君王不早朝。不久李夫人懷孕,生下壹個男嬰封為昌邑王。

其實,李夫人也跟她哥哥壹樣,都是歌壇、舞林、音樂圈三棲發展的演藝人士,不過,武帝向來不在乎這個。戲子,戲子又怎麽啦,衛皇後不也壹樣是流行歌手出身嗎?他寵愛的妃子,除了陳阿嬌,別說出身公卿列侯,連良家女子都找不到。壹天,武帝去李夫人宮中,忽然覺得頭癢,於是用李夫人的玉簪搔頭。這件事傳到後宮,人人想學李夫人的樣子,頭上都插了玉簪,壹時長安玉價加倍。玉搔頭壹說,從此而來。

可惜情深不壽,李夫人入宮只短短幾年,卻不幸染病在身,不久病入膏肓,直至臥床不起。武帝親自去看她。李夫人壹見武帝到來,急忙以被覆面,說:“妾長久臥病,容貌已毀,不可復見陛下,願以昌邑王及兄弟相托。”漢武帝堅持想看壹看,以賞賜黃金及封贈李夫人的兄弟官爵作為交換條件,她仍執意不肯。武帝甜言蜜語說,“妳年輕的時候人人都說妳美麗,但是和妳現在的樣子相比,我更愛妳備受摧殘的容顏……”李夫人只是背著臉,獨自啜泣。武帝辛辛苦苦背了壹晚上的詩,都沒有討到李夫人的歡心,心裏不悅,拂袖而去。

漢武帝離開後,李夫人的姐妹們都埋怨她。李夫人嘆氣說:“我本出身微賤,皇帝眷戀我,只因平時容貌而已。現在他如果看見我沒有平時漂亮,必然心生嫌惡,惟恐棄之不及,怎麽會在我死去後照顧我的兒子和兄弟?”幾天後李夫人去世。李夫人拒見武帝,非但沒有激怒他,反而激起他無限的痛苦,將李夫人用皇後禮安葬,命畫師將她生前的形象畫下來掛在甘泉宮。武帝思念李夫人之情日夕遞增,對她的兒子鐘愛有加,將李延年推引為全國音樂協會主席,又把壹事無成盡打敗仗的李廣利提拔成大將軍。

有時,這些藝人閱人太多,反而看透世態炎涼,頗有識人之明。李夫人就是壹例。

武帝想念李夫人,可惜既沒有錄音也沒有錄影,只能召來壹個方士,讓他在宮中設壇招魂,好能與李夫人再見壹面。這個方士在晚上點燈燭,請武帝在帳帷裏觀望,搖晃燭影中,隱約的身影翩然而至,纖纖玉手,裊裊腰身,卻又徐徐遠去。這就是最早的戲劇,只有簡單的動作。武帝癡癡的看著那個仿如李夫人的身影,淒然寫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來遲。”而漢武帝的詩,則是最早的影評。

3. 桃花扇(李香君、侯方域)

李香君:又名李香,為秣陵教坊名妓。自孔尚任的《桃花扇》於1699年問世後,李香君遂聞名於世。李香君與復社領袖侯方域交往,嫁與侯作妾。侯曾應允為被復社名士揭露和攻擊而窘困的閹黨阮大鋮排解,香君嚴辭讓侯公子拒絕。阮又強逼香君嫁給漕撫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爭,此時正值馬、阮大捕東林黨人,侯等被捕入獄,香君也被阮選送入宮。清軍南下之後,侯方域降順了清朝,香君之下落,眾說紛紜。

歌罷楊柳樓心月,舞低桃花扇底風。在那些暖暖軟軟的香風中,居然還是熏出壹些硬骨頭。李香君,秦淮河畔媚香樓裏的名妓,又是壹個詩書琴畫歌舞樣樣精通的角兒。因為養母李貞麗仗義豪爽又知風雅,所以媚香樓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第壹次見到侯方域並壹見傾心時,李香君剛十六歲。

侯方域與方以智、陳貞慧、冒辟疆合稱明復社四公子,又與魏禧、汪琬合稱清初文章三大家,確實才華橫溢。他原本是明天啟戶部尚書侯恂之子,十五歲即應童子試中第壹名。不過,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幾位公子整日聚在秦淮樓館,說詩論詞,狎妓玩樂,顛癡狂笑。侯方域與李香君壹個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壹個是嬌柔多情的青樓玉女,兩情相悅,正是狂蜂愛上香花。

像李香君這樣壹位名妓,梳攏必須邀請大批有頭有臉的風流雅士,還要付壹筆豐厚的禮金給鴇母,可惜侯方域沒有銀子,無能為力。友人楊龍友雪中送炭,給了他大力的資助。但是,那筆錢並不是楊龍友的,而是阮大鋮贈送給侯方域的壹個人情,想拉攏侯方域入僚。阮大鋮本是明末了不起的戲曲家和文學家,但是卻為魏忠賢服務,後又追隨偽明政權,不是什麽好東西。侯方域尚自猶豫,但是李香君發飆了,劈手就把頭上的發簪脫下來了,罵醒了侯方域。變賣了首飾,四下借錢,總算湊夠了數,把錢扔還給了阮大鋮。

阮胡子給氣死了,侯方域只好逃亡。其實,很多時候,像阮大鋮這些機會主義者也不過是文妓,人盡可妻。妓女無情是職業要求,而“士大夫之無恥,謂之國恥。”指望書生是不成的。侯方域不成,阮大鋮也不行。自侯郎去後,李香君結束了自己革命性的職業生涯。洗盡鉛華,閉門謝客,壹心等侯公子歸來。在阮大鋮的慫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紅人田仰吹吹打打地來迎接李香君做妾了。李香君壹口拒絕了,田仰還要堅持,她幹脆壹頭撞在欄桿上,血濺桃花扇。娶親的人見鬧出了人命案,只好灰溜溜地擡著花轎溜回去了。

阮大鋮也算是文壇上響當當的腕兒了,他並不想就此放過李香君,而是為偽明皇朝弘光皇帝親自執筆撰寫歌詞劇本,等李香君傷愈後,阮大鋮立即打著聖諭的幌子,將她征入宮中充當歌姬。不久後,清兵攻下揚州,直逼南京,弘光帝聞風而逃,最終被部將劫持獻給了清軍,隨後南京城不攻自破。李香君隨著壹些宮人趁夜色逃了出去。

青樓皆為義氣妓,英雄盡是屠狗輩。妓女用性命來維持自己的貞節和道德大義,士大夫倒是放棄原則,隨時準備改換門庭。入清以後,陳貞慧隱居不出,冒辟疆放意林泉,方以智出家為僧,楊文聰抗清殉國,陳子龍自沈明誌,但侯方域卻耐不住寂寞,參加了順治八年的鄉試,而且只進了副榜,又引起許多人非議。

關於李香君有三種結局:壹種是終於在蘇州與侯方域重逢了,被壹個老頭當頭棒喝,兩人拔劍四顧心茫然,勘破塵緣,只好出家了事。壹種是李香君順利嫁給侯方域為妾,侯方域變節南下,李香君則在侯府裏被人趕了出來,寂寥而死。第三種則兩個人連最後壹面都沒有見著,李香君就留下壹柄桃花扇懨懨地死去。臨去之前留下壹句話:“公子當為大明守節,勿事異族,妾於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可惜,她的侯公子連玩世的犬儒主義者都做不成了,白白汙了香君的名聲。

4.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無怨無悔***白發

曾有詩稱“趙四風流朱五狂”的趙壹荻,是中國現代史上的壹位頗具神秘色彩的女性,她與張學良將軍傳奇般的愛情故事膾炙人口,牽動著無數人的心魄。趙四小姐逝世的消息在美國華人中再次激起了感情的漣漪,人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西安事變”、國***合作及那段難以忘懷的愛情故事。

追隨張學良將軍壹生

趙壹荻原籍浙東蘭溪,她出身於壹個頗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人們都稱她為趙四小姐。

趙四小姐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天津度過的。在天津上學期間,她是個刻苦用功、成績優秀的學生。其父趙慶華,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擔任過津浦、滬寧、廣九等鐵路局局長、政府交通次長、東三省外交顧問等職務。其母是個家境平平、賢慧而勤勞的婦女。

趙四小姐天生麗質,且又聰明靈慧,十四五歲就曾成為《北洋畫報》的封面女郎。在天津的壹次舞會上,作為民國初年“四大公子”之壹的“少帥”張學良與來這裏看熱鬧的趙四小姐相識,兩人壹見鐘情,從此墜入愛河。父親得知小女兒和有婦之夫張學良在壹起,氣得臉色鐵青,並將其軟禁起來。但在六哥趙燕生的暗中幫助下,趙四小姐與家人不告而別,毅然來到東北,追隨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張學良。

趙四小姐的私奔,在趙家掀起軒然大波。趙慶華登報聲明,斷絕父女關系,並從此不再做官。與此同時,少帥府內也不平靜,張學良的原配夫人於鳳至擔心趙四小姐的私奔有辱張家門庭,只給她秘書的地位,沒有給她正式夫人的名義。但這些都絲毫沒有動搖趙四小姐對張學良的愛情,她心甘情願地以秘書身份陪伴著張學良。心胸大度、溫柔賢慧的於鳳至被趙四小姐的壹片真情所感動,力主在少帥府東側建起壹幢小樓,讓趙四小姐居住。兩人還以姐妹相稱,和睦相處。1929年趙四小姐為張學良生下了惟壹的兒子。

“九壹八”事變後,張學良背上了“不抵抗將軍”的惡名,趙四小姐也遭到國人的嘲諷和謾罵,被誣為“紅顏禍水”;長城抗戰失利後,她幫助張學良痛下決心;1936年,張學良將軍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抗日。其間,趙四小姐與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同經歷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時光……

“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背信棄義,張學良在南京身陷囹圄,隨後開始了漫長的幽禁生涯。1940年,於鳳至因病去美國就醫,被送往香港的趙四小姐毅然將孩子托付給壹位可信賴的朋友,回到張學良身邊,以秘書的身份,盡夫人的責任,寸步不離張學良,陪伴他壹起度過漫長的幽居歲月。

在半個多世紀的幽禁生活中,趙四小姐壹直是張學良生活上最大的支柱,他們之間的愛情愈發濃烈。1964年,於鳳至主動與張學良解除婚約,成全了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愛情。同年7月4日,即張學良64歲那年與51歲的趙壹荻終於在臺北市正式結為夫妻,從此趙四小姐才在兩人同居36年之後獲得了正式的名分。

難敵病魔,丟下張學良而去

少帥夫婦的後半生裏,兩人皈依宗教,成為虔誠的基督教徒,曾用化名出席臺北市多個基督教徒的聚會。1990年張學良結束幽居的生活而公開露面,最後選擇在夏威夷定居,並且每個星期都準時去教堂參加禮拜活動。

不論張學良在何處,趙壹荻總是陪伴在他身邊。趙壹荻的身體狀況比張學良要差得多。她曾患過紅斑狼瘡,有過骨折;長期抽煙,肺部出現癌變而動了壹次大手術,切除了半邊肺葉,之後壹直呼吸困難,成為影響她晚年健康的主要因素。10天前,趙壹荻從床上摔下來,但並無大礙,但隨後就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被送進夏威夷的壹家醫院,住進了加護病房。張學良與趙壹荻的兒子張閭琳獲悉趙壹荻病情轉危之後,19日特地從加利福尼亞州趕到夏威夷侍奉老母親。

6月22日清晨,趙壹荻還醒著,但她不能講話,只能目視著每壹位圍在床邊的親友們。約在8時45分,老伴張學良坐著輪椅來到床邊,張學良伸手握住夫人的手,喊著自己私下對老伴的昵稱,無限依戀。

趙壹荻看著張學良,無法開口說話。9時,醫生拔掉了她的氧氣管,並註射了鎮靜劑,趙四小姐昏昏而睡,張學良依然抓著妻子的右手不放。又過了兩個多小時,上午11時11分,監視脈搏跳動的儀器顯示她已離開人世。牧師帶領親友向上蒼禱告。張學良此時還壹直握著妻子的手,就這樣又握了將近壹個小時,才在眾人的勸說下回到家中。

張學良曾說過,他這壹生欠趙四小姐太多

趙四小姐的壹生,是與張學良將軍的軍政生涯和命運緊密聯系在壹起的,他們***同經歷了現代中國雲譎波詭的政治風雲。他們同國***兩黨的許多高層人士都有過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