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夜喜雨》、《贈衛八處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兵車行》、《麗人行》、《三吏》、《三別》。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詩的詳解如下:《登高》: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和思考。前四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景,後四句“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抒情。詩人由登高望遠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的感嘆憂憤。
《春望》:描繪了安史之亂後長安的破敗景象。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詩人由“國破”而“感時”,見“花濺淚”而“恨別”。全詩層層鋪敘,感情愈來愈強,景物愈來愈細,思想愈來愈深刻,給人以完美的藝術感受。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人描繪了秋夜屋漏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焦慮和無奈。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壹個衣衫襤褸的老人,頂著寒風,為尋找自己的棲身之所而痛苦不堪。詩人的心願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春夜喜雨》:詩人表達了對春雨的喜悅之情。全詩圍繞“好雨”這壹主題,贊頌了春雨的及時和潤物無聲的特點。
《贈衛八處士》:詩人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友的深深思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人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後,用歡快的筆調表達了自己和家人內心的喜悅和興奮。
《兵車行》:詩人以悲天憫人的姿態,表達了對戰爭的譴責和對無辜受難者的同情。
《麗人行》: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美女的風姿,表達了對她們的傾慕之情。
《三吏》:詩人用詩歌的形式表達了對三位清官的敬仰之情。
《三別》:詩人以真實的筆觸描繪了人生中的三次離別,表達了對友情、親情和愛情的深深眷戀。
以上是對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詩的簡要解讀,這些詩歌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杜甫傑出的藝術成就的體現。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