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報載某至重慶距西安事變將十年矣》
作者:陳寅恪
鐵騎飛空京洛收,會盟贊普散邊愁。
十年壹覺長安夢,不識何人是楚囚。
2、《西安事變》
作者:廖仲安
四海呼抗日,西安事變時。
桓桓雙將怒,咄咄壹夫危。
遠見籌全局,衷懷釋眾疑。
周公風範在,千載令人思。
3、《訪西安辦事處誌感》
作者:葉劍英
西安捉蔣翻危局,
內戰吟成抗日詩。
樓屋依然人半逝,
小窗風雪立多時。
擴展資料
西安事變的歷史意義:
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在中國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開始了國***兩黨第二次合作。
促成以國***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建立,發動了全民的抗日戰爭,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毛澤東對西安事變評價:
西安事變,把我們從牢獄中解放出來,也正因為如此,對於事變的領導者,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中***壹直懷著特殊的尊重與感激之情。
百度百科--報載某至重慶距西安事變將十年矣
百度百科--西安事變(廖仲安所作詩歌)
百度百科--訪西安辦事處誌感
百度百科--西安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