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創設美育氛圍
1.反復誦讀,感受音樂美
詩歌的語言凝練,在學習時不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應品味其中的音樂美。古詩詞都比較註重押韻、對仗,讀來朗朗上口,具有音樂美。教師在教學古詩時應註意朗讀指導,使學生能夠在朗讀中感受到美。如我在教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 杜甫)這首詩時,首先教讀——體味詩的音樂美,即讀出詩的節奏來。其次,詩是抒情味最濃的壹種文學體裁,必須讀得抑揚頓挫。為了表達思想感情,有些詞語的“音”要讀得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讀出來。最後還要把詩的韻腳讀好。
2.播放音樂,烘托情感
音樂是壹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壹門藝術。音樂的語言是微妙的也是強烈的,它通過樂音的運動,給人豐富的美感,並以特有的旋律、節奏,把聽者帶入特有的意境中,間接地反映出現實生活和作曲家的意圖。教學中,如果能使學生通過音樂的渲染感受這種感情變化,也就能在他們心中引起***鳴,使他們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體會到美的意境。如我在教授“桃花源記”壹文時,先播放了壹首舒緩優雅的古箏曲《漁舟唱晚》,讓學生隨著樂曲細細品味文本,在美妙的音樂渲染出的情境中想象文字表現的美好畫面,學生情緒被調動起來了,紛紛露出了陶醉的神情。接著,在課文講解中,我讓音樂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在若隱若現的背景音樂的烘托、感染下,學生很快便被帶入了作品所表現的意境,感受到了桃花源田園景色的環境美,和諧友好的人情美,對於作者傾註於作品中的情感的把握也輕松自然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