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如何在信息技術課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如何在信息技術課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中小學新壹輪課程改革中增設的壹門高度綜合的課程,是國家計劃規定的獨立的課程,是直接經驗取向的課程,它不以獲得系統知識為主要目的,強調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背景、生活感受到的問題與需要為中心,強調學生經驗在課程中的獨特地位,強調學生親身經歷、接觸社會、反思自我的過程。本文就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材中出現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研究:如針對本冊書的第壹個專題“我愛閱讀”開展了《我讀書,我快樂》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針對本冊書第二個專題“月是故鄉明”,我開展了以《濃濃故鄉情》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針對本冊書第五組要求師生圍繞《遨遊漢字王國》這個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等,本文力求在教學中尋找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整合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如果說綜合實踐活動是壹朵綻放的花蕾,那麽信息技術就是壹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壹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快樂!

關鍵字:五年級下冊 綜合實踐活動 信息技術 整合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中小學新壹輪課程改革中增設的壹門高度綜合的課程,是國家計劃規定的獨立的課程,是直接經驗取向的課程,它不以獲得系統知識為主要目的,強調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背景、生活感受到的問題與需要為中心,強調學生經驗在課程中的獨特地位,強調學生親身經歷、接觸社會、反思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本學年,我在信息技術教育課中開展了許多綜合實踐活動課,如針對本冊書的第壹個專題“我愛閱讀”開展了《我讀書,我快樂》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這節課我從學生興趣出發,根據小學五年級學生正是青春發育初期,求知欲旺盛,愛讀書,興趣涉獵廣的特點,通過班級博客向同學們發布讀書日誌形式,將他們的讀書方向引導到讀好書,讀健康有益的書上。

課堂中,我們以“好書交流會",“快樂壹線牽”“讀書小明星”等形式呈現。活動中,同學們看到了老師通過班級博客日誌向同學們推薦的好書,看到了許多同學對於書中內容的交流,看到了同學們通過班級博客日誌發表的自己的不同讀書體驗……可以說,同學們找到了壹種交流讀書樂趣的新形式,她們喜歡在班級博客中與更多的人分享讀書的快樂,與更多愛讀書的人交上朋友。我也正是利用網絡這座無形的橋把更多愛讀書的孩子連接到了壹起。我想,使他們真正受益的不僅僅是這節課,而是這個在網絡中成長的過程。

信息技術應用到綜合實踐課堂中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例如班級博客這樣壹個切實、可操作的交流平臺,而且它的動態化、形聲化表達,以視頻、圖片、聲音、文字等多種形態為載體對教學內容是壹種深化,對學生的認知過程是壹種促進。如:針對本冊書第二個專題“月是故鄉明”,我開展了以《濃濃故鄉情》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活動前,我利用各種途徑,尤其是利用網絡資源,安排學生查找關於“思鄉”的古詩、歌曲、故事、視頻、圖片等相關材料。學生準備非常充分。有的同學在網上搜集了如《鄉愁》的詩歌,《我的中國心》的歌曲,《故土難離》的故事,《風雪難堵歸家人》的圖片等。我和學生們把這些資源做成幻燈片,並在相應的環節配上與內容相符合的背景音樂,他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學習情緒很快被調動和激發,切實體會到了那濃濃的鄉情。我還把這個單元裏所學的課文《桂花雨》和《梅花魂》聯系進來繼而深化本單元這壹“思鄉”主題。這樣壹來促進了語文學習與實踐活動的融合,更突出了綜合性。

課下,我們還制作了讀書卡、手抄報、采訪稿等成果。在這壹活動過程中,學生實際參與,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思鄉情、感悟思鄉情,學習途徑也從單壹的教材向生活中的人、物擴展,不僅使學習生動起來,而且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以上是我以兩個活動列舉了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的壹種呈現形式,即:結合課文安排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而本冊教材在安排上最大的不同就是綜合實踐活動出現了另外壹種呈現形式,即:獨立成單元的綜合性學習。

本冊書第五組要求師生圍繞《遨遊漢字王國》這個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初步了解漢字的特點和發展歷史,加深學生對漢字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確運用漢字的自覺性。同時培養學生策劃和開展活動,查找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采取這種大綜合的學習方式,是與本學段綜合性學習要求的提高相適應的,更是對我們五年級老師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壹次全新的嘗試和挑戰。於是,我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在認真研讀五年級教材教法建議後,我設計了內容豐盛的八個板塊:即:趣味漢字、漢字來源、漢字演變、尋字之旅、贊美漢字、書法賞析、熱愛漢字、寫好漢字。這幾個板塊都充分的運用了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的優秀資源,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

如在“趣味漢字”這壹活動環節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有趣和神奇,我們開展了猜字謎、交流漢字諧音特點的歇後語、古詩、對聯和笑話等活動。最有趣的是“畫謎沖浪”,學生可以在電腦屏幕中看到許多有趣的圖畫,而我每點擊壹幅圖片都可以鏈接看到大的圖片,使學生清晰的看到畫面的內容,從而根據畫面及文字提醒很容易猜出字謎,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關於中國漢字的來源,歷來眾說紛紜,在“漢字來源”板塊,我列舉了“結繩說”“八卦說”“圖畫說”“倉頡造字說”等多種活潑有趣的傳說並配以相應的插圖。學生通過閱讀這些精彩的古詩,對中國的漢字來源有了壹定的了解。

“漢字演變”板塊,我插入了大量的文字、圖片以及視頻文件,形象地反映了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演變過程,非常活潑直觀,表現了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漢字文化有著豐盛的內涵。這種信息技術的運用,巧妙的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枯燥的內容趣味化,圖文並茂,豐盛了學生的視野。

如果說前幾個環節教師也為活動成功奠定了壹定的信息基礎,那麽在“尋字之旅”中學生就完全占據了主導地位。他們走上街頭進行社會調查,用照相機照下了他們在街頭的發現。廣告牌上濫用成語的現象,街頭標語上錯別字的現象、不規範用字的現象-----都被他們拍成照片拿到班中展示。這些都來自於他們周邊的生活,給了大家極大的震撼,也大大激發了他們努力學習漢字、用好漢字的決心。

在“贊美漢字”“書法賞析”兩個板塊中,學生可以欣賞到古今眾多名家精美的書法作品,柳公權《玄秘塔碑》、米芾《論草書帖》、歐陽詢《張翰帖》、蘇軾前後《赤壁賦》、顏真卿《多寶塔碑》等許多名人作品。通過欣賞歷代名家名作,讓學生感受到了漢字的形體美,領悟書法藝術這壹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這壹過程更有效的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空白。

除了了解漢字,熱愛漢字,我還安排了“寫好漢字”這壹環節。在電腦屏幕上的漢字書寫平臺中掩飾各種漢字的間架結構,每壹種結構都有例子,並配以筆順、圖形演示。這種示範漢字的形式使學生在書寫中找到了章法,從而把字寫得規範,寫得雅觀。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已經應用到我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綜合性學習。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的調動,學習方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如果說綜合實踐活動是壹朵綻放的花蕾,那麽信息技術就是壹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壹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