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撫事惟公論,摛辭乃自謙。——宋·文彥博《提舉端明寵示三月三十日雨中書懷包含廣博義味精深詞高韻險宜其寡和輒次》
釋義:對待事情壹定要公平論斷,說話的時候要謙虛。
2、碧玉好女兒,自謙無傾城。——明·王世貞《碧玉歌》
釋義:妳家女兒長得像碧玉壹樣沒,卻自己謙虛沒有到傾國傾城的階段。
3、始君默默尚自謙,感我殷殷不多讓。——清·林旭《懷仲奮》
釋義:開始的時候君子安安靜靜得非常謙虛,感嘆自己有時候不會謙讓。
4、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鄭燮
釋義:竹子內心謙遜才向人虛心低頭,梅花高傲不屈從不仰面拍馬逢迎。
5、謙遜明然得,滋章道理疏。——宋·趙炅《緣識》
釋義:謙遜的時候自然能得到很多,那些道理自然就明朗了。
6、愚人千慮, 必有壹得。——《晏子 春秋雜下十八》
釋義:愚昧的人想壹千次,必然會有壹次體會。
7、小臣良不才,涓塵愧所守。——南北朝·王僧孺《侍宴詩》
釋義:小臣才微學淺,愧對所守護的東西。
8、何幸不才逢聖世,偶將疏網罩群英。——唐·王仁裕《示諸門生》
釋義:我才微學淺卻遇到了盛名的朝代,偶然用簡陋的網罩住了妳們這些英才。
9、最慚恩未報,飽餵不才身。——唐·白居易《與沈楊二舍人閤老同食敕賜櫻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韻》
釋義:最慚愧的是恩情還沒有報答,養育我這個才微學淺的人。
10、常恐不才身,復作無名死。——唐·白居易《初入峽有感》
釋義:常常擔心我才疏學淺,最後默默無聞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