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春逝》中英文原文對照如下:
《When we two parted》
When we two parted
In silence and tears,
Half broken-hearted
To sever for years,
Pale grew thy cheek and cold,
Colder thy kiss;
Truly that hour foretold
Sorrow to this.
妳我離別的時刻
沈默與淚水肆虐
心近乎絕望的碎裂
碎片輾過壹大段的歲月
妳的臉頰白如紙而冷若冰
給我的寒洌之吻
此時此刻已經寫下
如今傷痛的預言
2
The dew of the morning
Sunk chill on my brow —
It felt like the warning
Of what I feel now.
Thy vows are all broken,
And light is thy fame:
I hear thy name spoken,
And share in its shame.
早晨的寒露
為眉彎添上透骨的寒涼
想來是個先兆
預告我現今的心境
誓言不復存在
妳因冶蕩艷名遠播
驚聞妳艷名狼藉
我的心因羞愧而流血
3
They name thee before me,
A knell to mine ear;
A shudder comes o'er me —
Why wert thou so dear?
They know not I knew thee,
Who knew thee too well: —
Long, long shall I rue thee,
Too deeply to tell.
人們紛紛議論著妳的浪蕩
惡意的評語幾乎刺穿雙耳
我顫抖了---
妳我曾是那麽的親密!
沒人知道妳和我相識----
而我曾是那麽的了解妳
現在心痛追悔是否太遲
又有誰說得清呢!
4
In secret we met —
In silence I grieve,
That thy heart could forget,
Thy spirit deceive.
If I should meet thee
After long years,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
With silence and tears.
終於妳我私下再度重逢--
我卸不去悲戚的秘密桎梏
妳的心拋棄了舊情
妳的靈魂選擇了欺謾
要是妳我有緣
在多年以後再次相見
何以致侯呢?
以無言的淚水相對而已。
擴展資料: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唐璜》等,並在他的詩歌裏塑造了壹批“拜倫式英雄”。他不僅是壹位偉大的詩人,還是壹個為理想戰鬥壹生的勇士,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壹。
拜倫是多產詩人。拜倫著名的詩有:
《當初我們兩分別》(texton Wiki source)
《給壹位淑女》
《雅典的女郎》
《希臘戰歌》
《她走在美麗的光彩裏》
《我見過妳哭》(I Saw Thee' weep)
《我給妳的項鏈》
《寫給奧古斯塔》
《柯林斯的圍攻》《巴裏西納》《路德分子歌》,1816年上半年
《普羅米修斯》《錫雍的囚徒》《曼弗雷特》,1816年下半年
《給托馬斯·穆爾》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1812年到1816年
《馬力諾·法裏埃羅》《該隱》《審判的幻景》《青銅世紀》《唐璜》,1817年
《懶散的時刻》,1807年
《英國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1809年
《反對破壞機器法案》、《給壹位哭泣的貴婦人》,1812年
《異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1813年
《溫莎的詩藝》《海盜》《萊拉》,1814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