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憤狂。
具體分析:
這首詩的基調是憤激,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開頭四句寫悲。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離黃河不遠,因此作者以黃河起興。黃河自西而來,如從天而降,壹瀉千裏,直奔東海。 上句寫大河之來,上句寫大河之去,形成詠嘆味。接著四句向人們喻示時光流逝迅疾,壹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過“朝”“暮”間事。兩個長句,既用比喻,以河水壹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恒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誇張。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
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zūn)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huán)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岑(cén)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寫歡。“人生”兩句由“悲”而翻作“歡”“樂”。詩人漸趨狂放。朋友間的聚會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對月”將飲酒詩化了, “莫使”“空”的雙重否定 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擊節贊嘆的句子,相信自己壹定能作出壹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作者寫了盛宴,“壹飲三百杯”,盡顯歡樂豪放。。
3、鐘鼓饌(zhuàn)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寫憤激之情。酒宴開始,詩人的感情由歡樂轉為憤激,借以渲泄心中的不平。“鐘鼓饌玉”“不足貴”是出於憤慨。“古來”兩句亦屬憤語。 說到“惟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因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
4、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qiú),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寫狂放之情。充3.分展現了詩人灑脫豪邁的文士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