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木蘭詩原文

木蘭詩原文

木蘭詩原文如下:

木蘭詩 南北朝? 樂府詩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以人物問答及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神氣躍然,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與《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

出處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壹首樂府民歌,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這是壹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壹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註釋

①唧(jī )唧復唧唧:壹作"唧唧何力力"。唧唧,紡織機的聲音。壹說為嘆息聲,意思是木蘭無心織布,停機嘆息。

②當(危符元dāng)戶:對著門或在門旁,泛指在家中。

③機杼(zhù)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機,指織布機。杼,織布的梭子。

④惟:只。壹作"唯"。

⑤憶:思念,惦記。

⑥軍帖(tiě):征兵的文書。

⑦可汗(kè hán):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對君主的稱呼。大點兵:大規模征兵。

⑧軍書十二卷:征兵的名冊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確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轉""十二年",用法與此相同。

⑨爺:和下文的"阿爺"壹樣,都指父親。當時北朵翻船方呼父為"阿爺"。

⑩為:為此(指代父從軍)。市:買。鞍(ān)馬:馬匹和乘馬用具。

韉(jiān):馬鞍下的墊子。

轡(pèi)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籠頭和韁繩。

旦:早晨。辭:離開,辭行。

譯文

織布機不斷地唧唧唧唧,是木蘭在屋子裏織布。忽然聽不到布機的聲音,只聽得女兒不斷地嘆息。問木蘭妳為什麽難過?妳有什麽事兒在心裏?木蘭說我沒有什麽難過,我也沒有什麽事在心裏。只是昨夜見到征兵的文書,可汗要大規模地征兵,征兵文書有許多卷,卷卷都有爹的姓名。爹沒有大兒,木蘭沒有長兄,我決心買來戰馬備上鞍,當即代替爹出征。

到集市各處買了駿馬,鞍韉,籠頭,馬鞭。清晨告別了爹娘,晚間歇宿在黃河岸邊。聽不到爹娘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見黃河流水濺濺聲響。清晨又離開了黃河,晚間來到黑山頭,聽不到爹娘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見燕山胡馬鳴啾啾的聲音。

迢迢萬裏奔趕戰地,千山萬水行軍如飛。北方傳來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照著我的鐵甲戰衣。將軍將士征戰多年,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得勝而歸。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高坐在明堂之上。授予木蘭極高的軍功爵位,又給她以千百計的金錢賜賞。可汗問她還有什麽要求?木蘭不願在朝做那顯赫的尚書郎,只願借給壹匹日行千裏的駿馬,送我返回我那可愛的故鄉。

爹娘聽說女兒要歸來,互相攙扶迎接在村邊道上。姐姐聽到妹妹要歸來,急忙在窗前打扮梳妝。小弟聽說姐姐要歸來,磨刀霍霍忙著殺豬又宰羊。打開自己東邊西邊的門,坐在自己的床上。脫下了戎裝戰袍,換上舊時的女兒衣裳。對著窗子梳理雲壹樣的鬢發,照著銅鏡貼上花黃。走出閣門重見夥伴,夥伴壹見全都驚慌。壹起戰鬥了很多年,竟不知木蘭原來是女郎!

雄兔兩腳不住亂動,雌兔眼瞇成壹條線。兩只兔子壹起跑動起來,怎能認出誰是雌來誰是雄

創作背景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於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詩中有"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語。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和國杭愛山。據此,《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於北魏與柔然之間。柔然是北方遊牧族大國,立國壹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黑山、燕然山壹帶。北魏神麚二年(429),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裏"(《北史·蠕蠕傳》,蠕蠕即柔然)。

此詩收入《樂府詩集》的《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至唐代已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學者們大都認為,《木蘭詩》產生於北魏時期。

賞析

此詩藝術形式上有幾個方面值得註意。首先是敘述情節詳略得當,如寫軍中的征戰生活就很簡括,而寫出征前及立功歸來則很繁復。這是由作者寫這首詩的用意所決定的。作者感興趣的只是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壹罕見的事情本身。詩歌開頭寫她的焦灼不安與思慮無非是為了說明她是個女子,因為男子出征理所當然,不足為怪,女子出征則不同尋常了。中間提到"不聞爺娘喚女聲"也同樣是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後面寫她不想做官、急於回家和回家以後的種種舉動,更是強調了她是個女子。整首詩的詳略安排都是圍繞這壹用意的。

其次是作者重視人物性格的刻畫,並善於在矛盾的產生與解決過程中表現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同時全詩風格明朗剛健,質樸生動。

最後是全詩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主要是對偶、排比及互文,既渲染了氣氛,強調了所敘述的情節,又使語言流暢富有韻味。其中互文是此詩極有特色的修辭手法,在刻畫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氣氛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