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戴望舒《微笑》前兩句的妙處

戴望舒《微笑》前兩句的妙處

前兩句”輕嵐從遠山飄開,水蜘蛛在靜水上徘徊“是詩人設定的情境,微笑就在這樣的情境中展開。這情境有著無限意味,就象微笑有著無限意味。

”輕嵐從遠山飄開“,這樣的輕微,這樣的渺茫,若有而似無,就象這欲笑將笑的嘴角,飄渺而無依。”水蜘蛛在靜水上徘徊“,空若無物,徘徊不前,就如那壹朵笑欲綻還休,欲開還閉。詩人把眼前的意象與微笑融合在壹起了,景中帶情。

全詩:

微笑

作者:戴望舒

輕嵐從遠山飄開,

水蜘蛛在靜水上徘徊,

說吧,無限意,無限意。

有人微笑,

壹顆心開出花來,

有人微笑,

許多臉兒憂郁起來。

做定情之花帶的點綴吧,

做迢遙之旅愁的憑借吧,

微溫輕渺,欲說還休。

擴展資料: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後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等。

戴望舒詩歌以憂郁情思為基點,詩歌中所蘊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

首先,戴望舒的愛情詩在表現愛情的隱私性以及表現愛情時多運用女性意象方面,明顯地受到晚唐詩人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對溫、李詩歌相思主題的現代連釋。同時,愛情成為詩人人生體驗的主要內容之壹,這體現了戴望舒詩歌的現代性。

綜言之,戴望舒的愛情經歷是現代的,愛情特質是現代的,但他所賦予的表現形式卻是古典的、傳統的。

其次,戴望舒詩歌中的悲秋主題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詩人以詠秋的傳統題材來呈現現代人寂寞與青春煩憂的感傷情懷,加強了詩歌的審美張力。而理解隱藏在悲秋主題背後的死亡意識則能更好的理解詩歌中的憂郁情感。

分析戴望舒的《致螢火》等詩篇,我們還可以發現詩人的死亡想象與書寫方式屬於典型的道家文化系統。

最後,戴望舒詩歌中的田園鄉愁與牧歌情懷是壹種傳統的人間情懷的流露,深具東方詩的神韻,而漂泊的、倦行的旅人形象不僅受到中國古代詩歌羈旅者形象的影響,同時尋夢者與夜行人形象又明顯地帶有西方象征主義的影響,構成了壹個帶有現代性意味的創作母題。

作為壹位深受中西文學和文化影響的詩人,戴望舒積極尋找中西詩歌藝術的融合點,創造出了屬於自己民族的現代詩。

戴望舒在新詩的民族性建構方面的壹些經驗和做法啟示現當代作家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現代中國新詩的創作,應該以民族文化審美心理機制為基礎,以民族精神為靈魂,來吸收外國文學的藝術營養,建構具有現代這壹時代特色的中國文學的民族性。

百度百科-戴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