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的情感世界裏,有三個男人,壹個是建築大師梁思成,壹個是詩人徐誌摩,壹個是永遠不會娶她的壹流學者金。
林,16歲,遊歷歐洲。在英國期間,他認識了當時在英國留學的徐誌摩。那時,徐誌摩已經是壹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愛的種子》的林被徐誌摩淵博的知識、優雅的談吐和帥氣的外表所吸引。兩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熱烈地相愛了。惠深愛著芷墨,但芷墨妻子小怡的影子卻始終縈繞在她的腦海裏。痛定思痛後,她隨父親提前回國,也正是與誌摩不辭而別...徐誌摩寫給林的名詩《偶然》中寫道:“我是天空中的壹朵雲/偶爾投射在妳的心上/。這是徐誌摩對林感情的最好告白。壹見鐘情,理智的走自己的路。這是壹種世俗難以理解的純情。
經過理性的考慮,林同意了她父親安排的婚姻,嫁給了著名學者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在梁啟超的安排下,林和梁思成留學歐美,專攻建築設計。1928年,林和梁思成在中國總領事館結婚,梁思成的姐夫是總領事。婚後,梁對林照顧有加,夫妻二人壹心撲在各自熱愛的建築事業上。林既有詩人的美麗和想象,又有科學家的壹絲不茍和實事求是的精神。他們對山西古建築的調查和實測,不僅為科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也使許多埋藏在山西荒野中的國寶級古建築開始走向世界,為世人所知。
金,1914,清華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英國,遊歷歐洲各國。回國後主要在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任教。他從未結婚。我壹直愛著林。林和梁思成幾乎每周都會在家裏舉辦沙龍聚會,而金壹直是梁沙龍的常客。他們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相似的興趣愛好和深厚的友誼,並且長期比鄰而居。金對的人品和才華大加贊賞,並對其關懷備至。林也欽佩和尊重他,他們之間的精神交流是非凡的。就連梁思成和林也吵了起來,但他們還尋求合理和冷靜的金進行仲裁。自始至終,金都以最高的理智控制著自己的感情,壹生都愛著林。
結婚前,梁思成問林:“有壹句話,我只問這壹次,以後再也不會問了。為什麽是我?”林銀輝答道:“答案很長。我得回答妳壹輩子。妳準備好聽我說了嗎?”婚後,梁思成曾幽默地對朋友說:“中國有句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別人的好。但對我來說,老婆是我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有壹天,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林微因沮喪地告訴他:“我非常苦惱,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麽辦?”
梁思成聽後非常震驚。壹種難以形容的痛苦籠罩著他。經過壹夜的思想鬥爭,盡管他很痛苦,他還是毅然告訴林:“妳自由了。如果妳選擇金林越,我祝妳永遠幸福。”林微因沒有離開他,而是對梁思成說了壹句天下男人都無法拒絕的話:妳給了我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我將用我的壹生來償還!
圍繞在林身邊的是整個20世紀中國最有活力的詩人(徐誌摩)、最優秀的建築師(梁思成)、最偉大的作家(沈從文)、最有個性的哲學家(金)和學貫中西的學者(胡適、費正清)...這樣的精英群體,因為清高之美,多愁善感,百依百順。林在處理自己的生活問題上做了兩件漂亮的事。第壹,她在徐誌摩和梁思成之間選擇了梁思成;第二,她嫁給梁思成後,和徐誌摩還是閨蜜。
會徽是用愛做的,當然也愛誌摩和老金。她從不偽裝自己的真實感受,而是忠實於自己內心的回聲。不可思議,壹個經過西方文化洗禮,解放了個性的文藝復興女性,會對壹切都是真誠的,真心的。她以非凡的精神悟性,用獨特的方式唱出最美的情感。“還是”她寫的“不要失去這份過往的熱情,輕輕的,在那冰冷的山泉底,在夜晚,在松林裏,嘆息著,妳還是要保持那份真實...妳要相信山谷裏還有那個回聲”,這是含蓄的表白,也是坦誠的表達。誌摩出事後,思成陪她取回飛機殘骸,銀輝把她吊在客廳裏直到她死去。從事德國古典邏輯研究的老金是“太太客廳”的常客。惠對理性與感性的特質深深著迷。在惠坦誠“愛上老金”的時候,三人都保持著尊重和坦然的態度,尊重自己內心氣質的本源,卻不讓自己的情緒溢出。銀輝的最終選擇是表達情感,止於儀式。只要是真誠的,靈魂的芬芳終將超越世俗的占有。
如果壹百個人問我完美女人的標準,我會壹百次回答說是林。是的,她已經是壹個傳奇,壹個只能仰視的女人。經過這麽多年和那些男人的深情,她早已美如書頁中的剪影。她和徐誌摩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為她寫了這樣壹首詩,但最後她沒有選擇他。然而,與徐誌摩的激烈愛情相比,金的深情更為感性。
汪曾祺寫過壹篇文章《先生》,裏面有這樣壹個細節,說的是林去世多年,金先生有壹天突然壹本正經地請幾個知心朋友到京華飯店吃飯,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會前,他宣布:“今天是林的生日!”使座嘆息嘆息。他從來沒有為她結婚,因為在他心裏,世界上沒有人能取代她。
甚至多年以後,他80歲的時候,距離他年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但當有人拿來壹張他從未見過的林的照片讓他指認拍照的時間和地點時,他還是會盯著看很久,嘴角漸漸彎下,像是要哭了,喉嚨微微動著,像是有千言萬語卡在那裏。最後我壹句話也沒說,緊緊的抱著照片,生怕片中的人飛走。過了很久,我擡起頭,像孩子哀求壹樣對別人說:給我!
在林的追悼會上,他為她題寫的挽聯特別獨特,“詩瀑,人間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總是用來指陽光明媚的日子,豐富和富有。她永遠是他心中最美的四月天。他還記得當時的情景。他告訴人們,追悼會是在賢良寺舉行的。那壹天,他的眼淚從未停止。他說著,聲音越來越小,像壹本書,慢慢翻到最後壹頁。
有人請他為再版的林詩集寫些詞。他想了很久,臉上掠過很多神色,好像壹下子想起了很多事情。但最後,他還是搖了搖頭,慢吞吞地說,我所有的話都應該對她說,但我做不到。他頓了頓,繼續說,她說的話我沒有機會說,我也不想說或者有這樣的話。他說完,閉上眼睛,低下頭,沈默不語。
很多年前看過這樣的文字,壹瞬間被感動了。那時候的人都是很珍惜感情的,愛壹個人是長期的,壹生的事情。所以,愛是謹慎的,卻是永恒的。
他從來沒有告訴她,他會愛她壹輩子,或者等她。他只是默默無語地做著這壹切。愛她卻又不願意讓她痛苦的選擇,所以只好如此沈默。因為,如果妳能說出來,很可能不是真的。
如今,更常見的是那些為了錢斤斤計較的人。送了肯定有回報。計算愛情就像計算資金匯率,做生意賠錢。誰來做?如果覺得自己吃了壹點苦頭,就要加倍努力去討回來。面對如此可怕的現實,再看30年代那段感人至深、歷久彌新的愛情,實在令人心灰意冷。
愛情是值得珍惜的,但讓壹個人愛妳壹瞬間並不難。但最美好最好的是,有人到老了還是會想起妳,想得那麽深,壹輩子都沒有忘記妳。
他會想起妳年輕時的臉。在他心裏,妳永遠是那個17歲的白衣仙女。他會想到她的嘴角不自覺的微笑,嘆息,然後就是沈默。沈默之下,有千言萬語,但妳是那樣就不用說了,在他心裏,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四月天。愛有很多種方式和理由。這裏無意指責任何人,但我認為金的故事聽起來更令人震驚。
金從未與林結過婚。他壹生都站在離林微因不遠的地方,默默關註著她的塵世滄桑,苦心追隨她的壹生。
有壹種感覺,不是很燙,而是很鐵。永遠,靜水流深。
如果人生只有第壹次,那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