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鵬有關的詩句,示例如下:
壹、《天臺曉望》唐·李白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風潮爭洶湧,神怪何翕忽。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這首詩作於李白賜金還山後,與杜甫高適分手以後,來四明山鏡湖看望老朋友賀知章登臨浙江天臺山寫下的,主要是描寫浙江天臺山的華頂山,華頂景區是天臺山的主峰,國家級森林公園,海拔1098米。
華頂山狀如蓮花的花心,四周群山向而拱之、層層相裹、形似花瓢,李白登華頂山,揮毫寫下了“天臺曉望”的曠世詩作。以景托情。
二、《臨路歌》唐·李白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此詩是李白在疾亟之後精力不支情況下的最後作品,當是李白的絕筆,也可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誌銘。詩人以大鵬自比,浩嘆壹生壯誌未酬的悲愴,流露出對人生的無比眷念和未能才盡其用的深沈惋惜之情。
全詩塑造了大鵬展翅奮飛而半空摧折,餘風激蕩而扶桑掛袂的藝術形象,格調激昂,想象豐富,含不盡之意於言外。
三、《逍遙遊》戰國·莊周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此文主題是追求壹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作者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遊”。文章先是通過大鵬與蜩、學鳩等小動物的對比,闡述了“小”與“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