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木蘭詩心理描寫作文600字

木蘭詩心理描寫作文600字

1. 寫木蘭詩的場景描寫或心理描寫(500字)

背景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壹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鄉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壹十二年,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壹首北朝樂府民歌。它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產生後魏,這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壹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民,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題材廣泛,格調雄頸、熱烈、質樸。

與< >合稱長篇敘事詩雙壁. 原文 《木蘭詩》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jiān)。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jì)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織布機的聲音壹聲連著壹聲,木蘭姑娘對著門在織布。

織布機突然不再發出聲音,只聽見木蘭姑娘在不斷地嘆息。問木蘭姑娘在想什麽,在思念什麽?木蘭回答道,我並沒有想什麽,也沒有思念什麽。

只是昨夜我看見軍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規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冊有很多卷,每壹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木蘭又沒有兄長,我願意為此去買鞍馬,從現在起替代父親去應征。

到東市上買來駿馬,西市上買來馬鞍和鞍下的墊子,南市上買來馬嚼子和韁繩,北市上買來長馬鞭。早晨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就在黃河邊宿營,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洶湧奔流的嘩嘩聲。

早晨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了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人的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千裏,奔赴戰場。

軍隊像飛壹樣地跨過壹道道關,越過壹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

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鬥,多年之後才得勝而歸。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是記功授爵最高的壹級,得到的賞賜財物很多。

天子問木蘭有什麽要求,木蘭不願做尚書郎這樣的官,希望騎上千裏馬,送她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

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戰袍,穿上以前衣裳,當著窗子整理象雲那樣的鬢發,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夥伴,夥伴們都很吃驚,都說他們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

雄兔的腳喜歡亂騷亂撲騰,雌兔的兩眼老是瞇縫著,當它們挨著壹起在地上跑的時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誰雄誰雌呢? locke158評點《木蘭詩》 開頭兩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

然後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壹問壹答,道出木蘭的心事。木蘭之所以“嘆息”,是因為天子征兵,父親在被征之列,父親既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於是決定代父從軍。

第三段,寫木蘭準備出征和奔赴戰場。“東市買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旦辭爺娘去……”八句以重復的句式,寫木蘭踏上征途,馬不停蹄,日行夜宿,離家越遠思親越切。

這裏寫木蘭從家中出發經黃河到達戰地,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誇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之聲,還襯托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第四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誇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裏迢迢,奔往戰場,飛越壹道道關口,壹座座高山。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鬥生活的壹個畫面: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著刁鬥的打更聲,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

將士們十。

2. 木蘭詩中描寫心理的句子

詩歌以心理描寫豐富人物性格。

木蘭奔赴前線,“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這裏前後四句之間,運用了間隔反復修辭方法,表現木蘭行軍途中的情景,這是環境描寫,但也是壹幅少女思親圖,細膩真切的內心情懷呼之欲出,詩歌以宿營地空寂荒涼的夜景烘托木蘭離家之情,描寫細針密線,勾勒縝密細實,木蘭離鄉愈遠,思親愈切的內心世界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從而揭示出生活的驟然變化在木蘭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

這種矛盾既有她熱血沸騰、氣概豪邁的壹面,渴望奔赴沙場,殺敵衛國,也有她緊張擔憂、思親戀家的壹面,她畢竟還是閨中少女,未曾遠出家門,更兼這次代父從軍是隱匿了女兒身份、有違於“女治乎內”的社會禮法。作者細膩地刻劃這種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復雜的心理活動,能夠真實而立體地再現木蘭形象,豐富其英雄性格。

它展示木蘭是壹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她勇敢地替父從軍,她為國征戰疆場,她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同時她還是父親的好女兒,還是鄉裏的好女孩,她本來有自己美好快樂自由的鄉間生活,這種兒女情長的交代,非常真實,恰恰映襯了木蘭性格的豐富,展現其人格的完美。

3. 木蘭詩中描寫心理的句子

詩歌以心理描寫豐富人物性格。

木蘭奔赴前線,“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這裏前後四句之間,運用了間隔反復修辭方法,表現木蘭行軍途中的情景,這是環境描寫,但也是壹幅少女思親圖,細膩真切的內心情懷呼之欲出,詩歌以宿營地空寂荒涼的夜景烘托木蘭離家之情,描寫細針密線,勾勒縝密細實,木蘭離鄉愈遠,思親愈切的內心世界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從而揭示出生活的驟然變化在木蘭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

這種矛盾既有她熱血沸騰、氣概豪邁的壹面,渴望奔赴沙場,殺敵衛國,也有她緊張擔憂、思親戀家的壹面,她畢竟還是閨中少女,未曾遠出家門,更兼這次代父從軍是隱匿了女兒身份、有違於“女治乎內”的社會禮法。作者細膩地刻劃這種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復雜的心理活動,能夠真實而立體地再現木蘭形象,豐富其英雄性格。它展示木蘭是壹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她勇敢地替父從軍,她為國征戰疆場,她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同時她還是父親的好女兒,還是鄉裏的好女孩,她本來有自己美好快樂自由的鄉間生活,這種兒女情長的交代,非常真實,恰恰映襯了木蘭性格的豐富,展現其人格的完美。

4. 木蘭詩中心理描寫的句子

不聞機 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停機嘆息時的心理描寫:既為家裏著想(父親年齡大了,弟弟還小),又為國家大計著想(保家衛國是子民的責任)這種焦慮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木蘭詩

作者:郭茂倩 (宋代)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 選木蘭詩描寫心理的地方進行擴寫150字

馬籠頭、馬鞭,忙乎了好壹陣子,備齊了戰裝,然後辭別父母,女扮男裝頭也不回地走了。早晨辭別了父母,晚上花木蘭宿在了黃河邊,她聽不到爹娘呼喚女兒的聲音,聽到的只是黃河流水的“嘩嘩”聲。

第二天早上,她辭別了黃河,晚上又宿在黑山頭。

經過了十幾天的長途跋涉後,花木蘭最終來到了燕山腳下,她聽到胡人兵馬的嘶鳴聲。花木蘭發誓:為了父母,為了國家,自己壹定要全力以赴,戰勝敵人!

“殺啊———”戰場上炮火連天,馬的嘶鳴聲、戰士們的呼喊聲、如雷鳴般的馬蹄聲以及刀、劍撞擊的“口當口當”聲響徹整個大地,黃沙滿天,血流成河,戰場上敵人的屍體橫七豎八地擺了壹地,許多戰士們都受了傷。已提升為將軍的花木蘭率領大兵沖向前去。寒風陣陣傳來刁鬥聲,明亮的月兒映照在鐵甲衣上,許多將士身經百戰,為祖國而死。經過十余載的戰鬥,壯士們終於凱旋而歸了。

6. 用第壹人稱改寫木蘭詩第三段

匈奴人又來了,該死的匈奴人剽悍而勇猛,壹氣奪下了數座城市。

皇帝嚇得連覺都睡不穩,連夜下令廣征兵役,開往前線抵禦強敵。 千征萬征也不能征到我花家來啊,可是村長說了,老花,輪到妳老當益壯的時候啦!老爸驚得全身發抖,指著自己的腿說,村長,我走路都不利索,怎麽去前線?村長說,這個問題提得經典,我打算派妳做騎兵。

老爸抖得更厲害了,萬壹摔下來呢?村長意味深長的說,摔了妳壹個,還有後來人。這事就這麽定了,明天早上在村頭集合。

老爸和老媽相對垂淚,準備進行告別儀式。姐姐是個沒主見的,慌慌張張問我有沒什麽主意。

弟弟哇壹聲哭了,我用力拍他的頭,哭什麽哭,又沒叫妳替爸出征,就妳這樣的,去前線也是當炮灰,智勇俱無,連逃跑都沒勇氣! 我踱了幾步,看著哭成壹團的家人,大喝壹聲道,老爸,妳在家歇著,這種小事交給我搞定。 他們壹臉狐疑,迷茫的看著我。

我反正在家也呆膩了,早想找個機會出去轉轉,可惜壹句“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牽制了我。 我叭壹聲,跪在老爸面前,讓我去吧,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養育之恩湧泉相報。

妳們要是不答應,我只好以死明誌了。 壹家人淚如雨下,尤其是老爸,他聲音哽咽的吟道,生子當如孫仲謀,生女當如花木蘭。

村長看到我時正要發問,我淡淡的說,妳只管湊足人數,做好自己本分就行了。村長壹聽有理,於是默默把鎧甲與馬匹交給我。

當兵真不是鬧著玩的,他們把帳篷搭在黃河邊的時候,我心生淒涼。天當被來地當床,天寒地凍,縮成壹團。

幸好老爸逃過壹劫,不然他的關節炎壹犯,可就出師未捷先那個了。 唉,翻個身,想著想著也就睡著了。

次日天微亮,就接到前線吃緊的消息,部隊立即出發,趕了壹天,在黑山宿下。天蒼蒼野茫茫,只有燕山馬匹仰天長嘯的聲音。

我站在山頭,反省自己這次從軍的動機。這不是開玩笑,更不是遊山玩水,我須得調整心態,把花木蘭變成壹個頂天立地的男子。

軍令如山,容不得女兒嬌貴。 從出征那天,我就犯下了欺君之罪,寸功未立,已是待罪之身。

我唯有加倍努力,才能使花木蘭這三個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我決定拋下女兒心態,和那幫男人壹起喝酒,大笑,不洗澡,說葷段子,和他們壹樣塵埃滿面,豪邁爽朗,和他們壹樣踏入戰場,將生死踩於腳下。

初上戰場,我舉起手中的兵器無法殺敵。就在怔忡之際,左手被壹個敵兵砍中,鮮血汩汩而出。

同伴手起刀落,替我解決了那人,在千軍萬馬之間,他大聲向我喊,戰場上沒有人,不是他死就是妳亡! 手上痛意尖銳,我流著淚用力喊,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右手疾舞兵器,寒光所及之處都是血光與哀嚎。我哭著,壹路哭過去,從不知道自己會壹氣殺了那麽多人,壹定不是我殺的,我與他們素不相識,從小到大甚至連只雞都不曾殺過。

兩軍為何對壘,士兵因何殘殺,我和妳,妳和他,為何不***戴天? 戰鼓終於停了,萬籟死寂,殘陽如血,戰場上壹片狼籍,屍橫遍野。我被眼前的殘景驚得雙膝發軟,壹下子跪倒於地。

這是我第壹次殺人。當連長問我殺了多少人時,我腦中壹片空白。

有人站出來替我回答,二十八個。 沒有,沒有那麽多! 有的,他鎮靜的說,只多不少。

妳當時左手被砍傷了,我在妳身後壹直看著。 那個瘋狂的時刻又回來了,我紅了眼睛,忍著左手的痛意,為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殺出重圍,擋我者死,擋我者,那麽多,壹片片如伐木。

那人,我叫他齊,他來自中原,祖祖輩輩都是劊子手。他是軍中第壹快刀手,刀光壹閃人頭落地。

我們成了朋友,齊常常吹簫給我聽,也傳授刀法給我。他說作為壹個職業殺手,必須具有殺氣,而殺氣來自於無數次殺人體驗。

殺到壹定境界,就對速度,方式,精確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給被殺者壹個痛快,是每個劊子手應有的職業道德。

我對殺人有很高的悟性與靈氣。戰場上我們彼此較量,漸漸的,我殺人的數字接近於他。

在慶功宴上,我們大快朵頤,看軍妓歌舞。我從不對任何壹個女人微笑,同時冷笑著看軍妓坐在齊身邊。

寂寞而枯燥的軍中生涯,如果沒有齊,我早已撐不下去了。壹年又壹年,寒衣破舊,熟悉的夥伴猝死,而新兵壹派天真,不知道迎接他們的並非軍功顯赫,而是悄無聲息的死。

臘月十八子夜時分,我和齊比試刀法,月光清冷,寒露深重。我終於將刀抵於他的脖子,他笑說,妳砍下去吧。

我說好,手下使勁,血滲出來。他淒然壹笑說,與其死在不知名的匈奴人手中,不如是妳。

我手壹軟,刀咣當壹聲,掉落於地。 木蘭,我已經厭倦了,日復壹日年復壹年,何時是盡頭?有時我想逃離,可是怎麽回得去?齊舉起自己雙手,這雙手噬血成癖,除了殺人,壹無所長。

半個月後齊戰死沙場,我知道是他自己放棄了求生。我沒有哭,齊的簫成了唯壹紀念。

十二年,整整十二年,我的青春殉葬於此。匈奴人終於低下了頭顱,大軍準備明日回朝,成千上萬的性命,只為了成就將軍的名聲。

那壹夜,三軍歡騰,酩酊大醉。而十年前的老兵,只剩下區區十幾人。

我們這些有幸回去的將士自然行功論賞,在金鑾殿上我見到了皇帝——已經不再是十二年前那壹個,所以欺君之罪不成立。 他想要封我做尚書,我婉言謝絕了,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