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履窪趣思
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壹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窪,經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躓焉。既久而遂安之。壹日,父來室中,顧而笑曰:“壹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命童子取土平之。後蓉復履其地,蹶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而復然。又久而後安之。噫!習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與窪適也,及其久,則窪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
翻譯:
清代文學家劉蓉年少時在養晦堂西側壹間屋子裏讀書。他專心致誌,遇到不懂地方就仰頭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內踱來踱去。 這屋有處窪坑,每經過,劉蓉總要被絆壹下。起初,他感到很別扭,時間壹長也習慣了,再走那裏就同走平地壹樣安穩。劉蓉父親發現這屋地面的窪坑,笑著對劉蓉說:“妳連壹間屋子都不能治理,還能治理國家麽?”隨後叫仆童將窪坑填平。 父親走後,劉蓉讀書思索問題又在屋裏踱起步來,走到原來窪坑處,感覺地面突然凸起壹塊,他心裏壹驚,低頭看,地面卻是平平整整,他別扭地走了許多天才漸漸習慣起來。 劉蓉不禁感慨道:“習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
說明了:壹個人學習時,初始階段的習慣非常重要,君子求學,貴在慎重地對待開始階段的習慣養成。
2.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極熱之侯。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爭赴,此其極熱時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實,和風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實俱往,時維朱夏,葉幹相守,與烈日爭,而梅之冷極矣。故夫看梅與詠梅者,未有於無花之時者也。張謂《官舍早梅》詩所詠者,花之終,實之始也。詠梅而及於實,斯已難矣,況葉乎?梅至於葉,而過時久矣。
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①,有夏梅詩,始及於葉。何者?舍葉無所謂夏梅也。予為梅感此誼,屬同誌者和焉,而為圖卷以贈之。
夫世固有處極冷之時之地,而名實之權在焉。巧者乘間赴之,有名實之得,而又無赴熱之譏,此趨梅於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熱者也。茍真為熱之所在,雖與地之極冷,而有所必辯焉。此詠夏梅意也。
譯文:
梅花的冷,是人們容易知道的事情,然而它也有非常熱的時候。冬春之際,冰雪之中,梅花開得繁多而又燦爛鮮明,雅人俗人紛紛搶著去欣賞,這就是它非常熱鬧的時候了。三、四、五月時,梅子結實繁多而串聯,和風吹,甘霖降,這時候的梅開始冷了。當花朵雕零,梅子熟謝時,時間已經進入了炎炎的夏日,只剩樹葉與樹幹相依相守,和烈日相互對抗,而這時的梅真是非常冷了。所以壹般人欣賞梅,歌詠梅,從來沒有在它不開花的時候。
唐代詩人張謂的詩《官舍早梅》裏頭所歌詠的梅,是花快要雕謝,而梅子才剛要生出來的時候。歌詠梅而能涉及到梅子,已經是很難了,何況是梅葉呢!梅樹到了葉子茂盛時,已經過了開花期很久了,董崇相廷尉,在南京當官,目前正在休假,他寫了夏梅詩,才開始在詩歌裏涉及到葉子。為什麼呢?沒有梅葉,那也就不成其為夏梅了。我替梅感念這份情誼,就吩咐誌同道合的朋友來寫詩唱和,並畫壹幅圖畫來送給他。
這世間本來就有處在非常受冷落的時間和地位,名利大權卻握在手裏的人。奸巧的人會利用機會去親近他們,既能夠得到實際的名利,又不會有趨炎附勢的譏諷;這些奸巧的人就像是在冬春之際,冰雪之中跑去欣賞梅花的人,他們才是真正趨炎附勢的人,假如真是“熱”(權勢)所在的地方,即便他目前是處在非常冷的時間和地位,也壹定要分辨清楚,這就是我歌詠夏梅的真正意思哪!
說明了:有些人處在非常受冷落的時間和地位,名利大權卻握在手裏。奸巧的人會利用機會去親近他們,既能夠得到實際的名利,又不會有趨炎附勢的譏諷.
3.和氏獻壁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譯文:
楚國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壹塊未加工的玉石,捧著進獻給厲王。厲王叫玉工鑒定,玉工說:“是石頭。”厲王認為和氏是欺騙,因而刖了他的左腳。等到厲王死,武王即位,和氏又捧著他的未加工的玉石獻給武王。武王叫玉工鑒定,又說:“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和氏是欺騙,而刖了他的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和氏就抱著他的玉石在楚山之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淚流幹就繼續流著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哭的原因。說:“天下被刖腳的人多啦,妳為什麽哭得這樣悲痛?”和氏說:“我不是悲痛腳被刖,我悲痛的是那寶玉被說成是石頭,真誠的人被說成騙子,這就是我悲痛的原因。”文王就使玉工加工這塊石,從中得到了寶玉,就把它命名為“和氏之璧。”
說明了:許多人相信權威,不顧及民眾,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