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李夢陽詩歌鑒賞
答案 虛實結合 頸聯虛實結合寫出淒涼的景象,把筆收回,寫眼前的嶽廟,所寫的時間則已從篇首的白天轉到了夜晚,寫見、聞兩面,上半句實寫,由雙鷺來宿,見出香火冷落,古廟淒涼。下半句用虛筆,世上本無龍,又何來“龍吟”呢?詩人有感於嶽飛含冤屈死,故以自己的獨特感受化情為景,設想在風雨天裏,不甘於功敗垂成的冤魂,有時會發出龍吟。詩人將情作景,無中生有,化虛為實,完成了詩境的創造,賦予了詩作深沈的內涵,豐富的意蘊。 原文 李夢陽《朱仙鎮》: “水廟沙飛白日陰,古墩殘樹濁河深。 金牌痛哭班師地,鐵馬驅馳報主心。 入夜松杉雙鷺宿,有時風雨壹龍吟。 經行墨客還詞賦,南北淒涼自古今 作品賞析 首聯寫眼前所見實景,“水廟”指嶽廟,因廟旁有河,故以“水廟”稱之。詩人在壹個晴日去瞻仰嶽廟,誰知忽然間陰雲四合,風沙飛揚。廟前的景色也是壹派荒涼,令人感傷:“古墩——殘樹——濁河深。” 頷聯即是觸景生情引出的對歷史的追憶。史書記載,秦檜為召回嶽飛,於壹日內連下十二道金字牌,嶽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日:“十年之力,廢於壹旦!”班師之日,當地父老傾城出動,夾道相送,有的還攔住馬頭,痛哭流涕。上句即是這壹段史事的概括。下旬說嶽飛的功勛及其思想基礎,既是從正面表彰嶽飛,也是從對面強化了“金牌痛哭班師地”壹句中所蘊含的悲劇性。 在頷聯宕開筆墨說歷史之後,頸聯重又把筆收回,寫眼前的嶽廟,所寫的時間則已從篇首的白天轉到了夜晚。想來詩人在嶽廟前浮想聯翩,感慨莫名,已徒倚久之了。“入夜松杉雙鷺宿”與“有時風雨壹龍吟”,寫見、聞兩面,上句實寫,由雙鷺來宿,見出香火冷落,古廟淒涼。下句用虛筆,世上本無龍,又何來“龍吟”呢?詩人有感於嶽飛含冤屈死,故不妨以自己的獨特感受化情為景,設想在風雨天裏,不甘於功敗垂成的冤魂,有時會發出龍吟。這壹句是神來之筆,詩人將情作景,無中生有,化虛為實,完成了詩境的創造,賦予了詩作深沈的內涵,豐富的意蘊。 尾聯說古道今,抒情寫懷。前壹句映襯,重點落在結句上。意思是:盡管過往文人還在寫詩作文憑吊嶽飛的英靈,但並不能改變南墳(嶽墳在杭州)、北廟被世人冷落的淒涼景象。傳達出內心深處對於嶽飛精忠報國的精神久已被世人冷落以至遺忘這壹事實的大悲慟與大感慨。鐘惺稱贊此詩不減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想來正是有見於在這兩首詩中深蘊著的是同樣的精忠之氣與抑塞難平的悲憤之情吧? 作者簡介 李夢陽(公元1473年-公元1530年),字獻吉,號空同,漢族,祖籍河南扶溝,1473年出生於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後又還歸故裏,故《登科錄》直書李夢陽為河南扶溝人。他善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於古文詞。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李夢陽所倡導的文壇“復古”運動盛行了壹個世紀,後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首聯:水廟沙飛白日陰,古墩殘樹濁河深。——奠定感情基調。 頸聯:入夜松杉雙鷺宿,有時風雨壹龍吟。——虛實結合寫淒涼。 附: 作者簡介 李夢陽,字獻吉,明朝文學家,號空同子。曾任戶部郎中,因反對宦官劉瑾下獄。劉瑾事敗,遷江西提學副使。其文學主張,倡“文筆秦漢,詩必盛唐”,反對虛浮的“臺閣體”。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人互相呼應,號稱“前七子”。以李夢陽為首的前七子團體掀起文學擬古運動,樹立復古旗幟。李夢陽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 文學主張及評價 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李夢陽所倡導的文壇“復古”運動盛行了壹個世紀,後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詩古”——李夢陽(“梁園千古見風流”“創見文明歸制度”;詩古並非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