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詩經》裏關於艾草的詩有哪些?

《詩經》裏關於艾草的詩有哪些?

1、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王風·采葛》

翻譯:那個采艾的姑娘,壹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2、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之。——《小雅·鴛鴦》

翻譯:拉車轅馬在馬房,每天餵草餵雜糧。祝福君子萬年壽,福祿把他來滋養。

3、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小雅·庭燎》

翻譯:現在夜色啥時光?夜色還早無晨光。庭中火燭明晃晃,諸侯大臣快來到,好像車鈴響叮當。

古代關於艾草的意義:

從舊歷五月的第五天起,家家戶戶都不約而同插壹把艾枝和菖蒲在窗口,在門楣,直到幹枯,迎接另壹個端午節的如約而至。壹輩壹輩的中國人,都這麽堅守著,並不問為什麽,只是生生不息地傳承。

他們深居鄉裏,識不了幾個象形字,也不懂用象形字寫成的詩句,只知道用艾草與菖蒲作為道具所懷念的那人愛國、忠君,還寫詩,寫好了就在江畔吟唱;不高興了還發牢騷,走投無路了就去跳水,以至於那濕身的水痕壹直沿著汨羅江漫延到今天,濡濕了壹個民族的心靈,匯成壹段悼辭,壹種咒語,與壹位楚國達人逶迤相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