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夜如何其?夜未央。”什麽意思?

“夜如何其?夜未央。”什麽意思?

“夜如何其?夜未央。”的意思是:現在的夜晚是什麽時光了?夜色還早,好像沒有窮盡,天色還未亮。

出處:《小雅·庭燎》

《小雅·庭燎》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這是記述周王早晨視朝前與報時官對話的詩,描寫宮廷早朝景象,贊美君王勤於朝政。全詩三章,每章五句,用問答體,通過對話透露對話人的性格。此詩由遠及近,層次清楚,細節感人。有問有答,如見其人;有光有聲,如臨其境。

原文:

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譯文:

現在夜色啥時光?夜色還早天未亮。庭中火燭放光芒,諸侯大臣快來到,好像車鈴叮當響。

現在夜色啥時光?夜色還早無晨光。庭中火燭明晃晃,諸侯大臣快來到,好像車鈴響叮當。

現在夜色啥時光?夜色將盡露晨光。庭中火燭仍明亮,諸侯大臣快來到,看見旌旗在飄揚。

擴展資料

關於這首詩的背景及主題

《毛詩序》說:“美宣王也。因以箴之。”齊詩、魯詩也都以為是周宣王中年怠政,姜後脫簪以諫,宣王改過而勤於政,因有此詩。

鄭玄箋雲:“諸侯將朝,宣王以夜未央之時問夜早晚。美者,美其能自勤以政事;因以箴者,王有雞人之官,凡國事為期,則告之以時。”

按此詩應為宣王所作,理由有三條:

第壹,詩凡三章,從時間說由深夜漸向天明,而三章中俱言“庭燎之光”,則應是居於朝廷者所作;如系大臣、諸侯所作,則就應按由家赴朝路途景象以時間先後為序加以描寫。

第二,詩中三言“君子至止”,也是以朝廷為立足點言之。

第三,“夜如何其”為王問雞人(掌報曉的人)之語,“夜未央”為由雞人所告知道的結果,與《周禮·春官·雞人》所載禮制壹致。所以,以此詩為周宣王所作較近詩情。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小雅·庭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