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在寺院裏彈琴的詩句

關於在寺院裏彈琴的詩句

1.描寫彈琴的詩詞

1、《聽蜀僧濬彈琴 / 聽蜀僧浚彈琴》——作者李白 朝代唐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壹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譯文:蜀僧濬懷抱壹張綠綺琴,他是來自西面的峨眉峰。

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我好像聽到萬壑松濤風。

我的心靈像被流水洗滌,余音繚繞和著秋天霜鐘。

不知不覺青山已披暮色,秋雲也似乎暗淡了幾重。

2、《琴歌》——作者李頎 朝代唐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淒萬樹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後楚妃。

壹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餘裏,敢告雲山從此始。

譯文:主人擺酒今晚大家歡聚,琴師撥動琴弦助興酒宴。

明月照向城頭烏鴉紛飛,寒霜降臨寒風吹透衣衫。

爐火暖融融華燭添光輝。藝人先彈《淥水》後奏《楚妃》。

他的琴聲壹響萬物寂靜,四座無言屏氣凝神傾聽。

奉命去遠離鄉關清淮,敬告大家我要歸隱雲山。

3、《船夜援琴》——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鳥棲魚不動,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譯文:晴朗之夜,鳥與魚都不動了,那輪皓月浸在幽深的江水裏,入了它們的夢吧?沒有任何事情的騷擾,除了舟中的琴,沒有任何事情的騷擾,且獨坐,淡然壹曲吧!琴上的七根銀弦就是最知心的朋友,雙耳就是他的知音。當那恬淡自然的聲音溶入心海,整個世界永恒而美麗,誰知,哪裏是古,哪裏是今?

4、《喬山人善琴》——作者徐珂 朝代清

國初,有喬山人者善彈琴。精於指法,嘗得異人傳授。每於斷林荒荊間,壹再鼓之,淒禽寒鶻,相和悲鳴。後遊郢楚,於旅中獨奏洞庭之曲。鄰媼聞之,咨嗟惋嘆。既闋,曰:“吾抱此半生,不謂遇知音於此地。”款扉扣之。媼曰:“吾夫存日,以彈絮為業。今客鼓此,酷類其聲耳。”山人默然而反。

譯文:在開國初年,有個喬山人善於彈琴。他彈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經得到過高人傳授。他常常在荒山野嶺,多次地彈奏,使飛鳥淒涼,使鶻鳥寒冷,壹起應和著悲哀地鳴叫。後來(他)遊歷到楚國,在旅店獨自彈奏洞庭曲。隔壁的壹位老婦人聽了琴音,非常感動,不禁感嘆惋惜。

(曲子)已經彈奏完了,(喬山人)嘆息道:“我彈琴大半輩子,沒想到在這裏遇見了知音!”(喬山人)敲門問她,老婦人說道:“我的丈夫活著的時候,是把彈棉花當作職業的。現在聽見妳在這裏彈的琴聲,極像我老伴彈棉花的聲音罷了!"喬山人壹句話都沒說地走開了。

5、《燕歌行二首·其壹》——作者曹丕 朝代魏晉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鵠南翔 壹作 雁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譯文: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雕落,白露凝霜。燕群辭歸,天鵝南飛。思念出外遠遊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

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

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沈沈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

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妳們究竟有什麽罪過,被天河阻擋。

2.關於彈琴的古詩有哪些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錦瑟》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琵琶行》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聽蜀僧浚彈琴》李白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彈琴》劉長卿

鳴箏金栗柱,素手玉房前。《聽箏》李端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竹裏館》王維

古詩簡介: 古詩是古代漢族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壹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3.跟寺廟有關的詩句

唐代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

七律 寺廟頌

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

雲 怨 詞

(清。陳維崧)

春山雲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

空門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遊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淒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陸遊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蝶戀花

禹廟蘭亭今古路。壹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鏡裏朱顏,畢竟消磨去。壹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陸遊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遊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掛席淩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遊。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雲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雲月,佳趣滿吳洲。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壹聲幽。

夜坐空林( 壹作村) 寂,松風直似秋。

4.關於琴的詩句

彈琴 劉長卿 冷冷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琴歌二首 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翺翔!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聽劉尊師彈琴 曹鄴 曾於清海獨聞蟬,又向空庭夜聽泉。

不似齋堂人靜處,秋聲常在七條弦。聽穎師彈琴 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壹落千丈強。

蹉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壹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壹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琴歌 李頎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淒萬木風入衣。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後楚妃。

壹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裏,敢告雲山從此始。

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送琴師毛敏仲北行 汪元量 西塞山前日落處,北關門外雨來天。南人墮淚北人笑,臣甫低頭拜杜鵑。

琴曲四章 曹雪芹 風蕭蕭兮秋氣深,美人千裏兮獨沈吟。望故鄉兮何處?倚欄桿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長,照軒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羅衫怯怯兮風露涼。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煩憂。之子與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無尤。

人生斯世兮如輕塵,天上人間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オ,素心如何天上月!清平樂 彈琴峽題壁 納蘭性德 泠泠徹夜 誰是知音者 如夢前朝何處也 壹曲邊愁難寫 極天關塞雲中 人隨雁落西風 喚取紅巾翠袖 莫教淚灑英雄 竹裏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送劍與傅巖叟 辛棄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試與挑燈仔細看。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清煙,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懸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壹時斷。瀟湘神 劉禹錫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琴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

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二十四詩品 司空圖 取語甚直,計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見道心。

清澗之曲,碧松之陰,壹客荷樵,壹客聽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5.描寫寺廟的詩句

唐代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七律 寺廟頌 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雲 怨 詞 (清。

陳維崧) 春山雲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 空門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遊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淒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陸遊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蝶戀花 禹廟蘭亭今古路。壹夜清霜,染盡湖邊樹。

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

鏡裏朱顏,畢竟消磨去。壹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陸遊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遊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掛席淩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遊。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雲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雲月,佳趣滿吳洲。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壹聲幽。

夜坐空林( 壹作村) 寂,松風直似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江南春》 杜 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北嶽廟 賈島 天地有五嶽,恒嶽居其北。

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壹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題杭州孤山寺 唐 張祜 樓臺聳碧岑,壹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雲水自陰。

斷橋蕪蘚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題杭州靈隱寺 唐 張祜 峰巒開壹掌,朱檻幾環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樓下月,十裏郭中煙。 後塔聳亭後,前山橫閣前。

溪沙涵水靜,澗石點苔鮮。 好是呼猿久,西巖深響連。

留題靈隱寺方丈 蘇軾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 喬木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筆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題潤州金山寺 唐 張祜 壹宿金山寺,超然離世群。 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雲。

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 翻思在朝市,終日醉醺醺。

望懸空寺 明 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憑虛結構工。 梵宮依碧獻,棧閣俯丹楓。

濤壯磁窯雨,僧寒谷口風。 躋攀真不易,遙望意無窮。

過懸空寺 明 鄭洛 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 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 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

登懸空寺 明 鄭洛 昨過招提故不登,重尋蘭若問山僧。 峰頭青鳥來還否,洞口白雲去未曾。

誰結丹梯高萬丈,我聞佛法演三乘。 憑虛頓悟心無住,好歩禪關最上層。

登懸空寺 明 劉遵憲 誰開石壁禮金仙,縹縹層樓結構難。 清梵漫疑雲外度,香臺真向霧中看。

山連太嶽千秋壯,客到孤峰五月夜。 為問遠師曾沽酒,好邀明月***盤桓。

題懸空寺 明 吳禮嘉 飛閣丹霞上,白雲幾度封。 蘿懸千洞月,風落半空鐘。

樹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龍。 慧光千萬丈,日夕滿恒宗。

遊懸空寺 清 鄧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 凈土絕塵境,岑樓綴遠天。

壹灣巖畔月,半壁畫中禪。 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賦得寒山寺送別》年代:明 作者: 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船裏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村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楓橋寺(宋·俞桂) 湖水相連月照天,雁聲嘹嚦攪人眠。昔年曾到楓橋宿,石岸傍邊系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