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從古時候的詩句就能從中窺探出,人們對於“長生不老”壹直都是心生向往的。人們畏懼死亡,渴望永生,為了得到永遠活下去的權利可謂是挖空了了心思,就如古時的秦始皇,權勢滔天但是依舊希望長生大肆征集術士為其煉制長生不老的丹藥;又如漢武帝用銅修治巨大的“承露盤”用來接收露水與玉屑***服,漢武帝以此作為延長壽命的良藥……
如果說古時候人們是因為沒有對生命的衰老和逝去有足夠的科學認識而對“長生”有著莫名的渴望,那麽現代人就是基於科學的基礎上對人生命奧秘的“再探尋”。現在有希望讓人“永葆青春”的科學技術就非人體冷凍技術莫屬了。
冷凍技術為何物
相信很多朋友和筆者壹樣在聽到“冷凍”的時候都十分疑惑,冷凍怎麽能讓人長生呢?其實冷凍人體技術還在試驗階段,它的原理就是把人體或者動物放在溫度極低的環境下進行保存,並且寄希望將來發達的醫療能對其進行復活。人體冷藏的收費高昂,即使這看起來像是“找到了長生的秘訣”。
但是也因為價格過高而沒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得起。至今為止是沒有人是冷藏後復活成功的,而人體冷凍技術也是存在著壹些技術問題,例如人體解凍後時間過長會導致腦細胞死亡、大腦解凍後喪失思維能力等。
世界最初人體冷凍案例
世界上第壹例人體冷凍案例發生在53年前的美國,而被冷凍者就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壹名心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詹姆斯·貝德福德在生前曾經讀到過羅伯特.埃廷格博士的壹本著作《永生不死的前景》,所以詹姆斯·貝德福德對其中提到的“人體只要冷凍夠快就能將死亡逆轉”的說法十分感興趣,所以詹姆斯·貝德福德聯系到了羅伯特.埃廷格博士並且表達了自己想要冷凍自己軀體的意願。
1967年時詹姆斯·貝德福德去世,隨後詹姆斯·貝德福德便被放在低溫液氮罐裏進行冷凍,距今已經有53年。但是詹姆斯·貝德福德是死後才進行的冷凍,所以並沒有復活成功。
中國首例冷凍人
杜虹1955年出生於重慶,是著名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壹。《三體》這部奇書以故事架構之宏大、科學想象之新奇、人文反思之樸素,寫成了壹部帶有崇高意蘊的太空史詩。《三體》所體現的,是高級別、高水平的想象力。著名學者嚴鋒對此書的評價也極高,曾公開評價:在看過《三體》以後,劉慈欣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還有讀者評價說《三體》這部科幻小說,已經超越了當今科幻體系,是壹部國人都應該讀壹讀的巨作。
而三體的編者杜虹患有胰腺癌,生病的杜虹沒有多少時間留存人世,但是孝順的女兒張思瑤十分舍不得母親離去,所以和丈夫魯辰通過四處聯系,找到了壹家美國的冷凍機構——世界上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之壹的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
但是由於冷凍人體的技術費用太過於昂貴,女兒和女婿和杜虹溝通選擇了冷凍大腦這壹冷凍方式將母親杜虹的大腦冷凍50年。2015年5月,杜虹離開人世。而在杜虹去世的第壹個小時內開始為杜虹灌註保護液、在其體內註射抗凝劑、用特制設備按壓心臟。在壹系列操作之後杜虹的頭部被運往美國洛杉磯的機構總部,然後被保存在-196℃的低溫液氮環境下保存,等待著醫療技術允許的某壹天再次睜開眼睛。
時至今日,杜虹女士已經被冰凍了5年之久,而計劃在冰凍50年後“復活”的願望真的能實現嗎?我們只能之目以待了。
小結
人們都希望活得更長久,原因或許是留戀人世、不舍親人離去等等。所以這些才會不斷推動人類對“長生”秘密研究的不斷深入。或許和杜虹接觸科幻小說有關,她才敢於坦然嘗試死後對自己進行大腦冷凍這件在常人看來無異於天方夜譚的事情。但是究竟是成功的破解人生命的秘密還是癡人說夢就得等五十年後甚至更久才能見分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