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是盛唐詩人。
岑參是中國唐代的傑出邊塞詩人代表,原籍南陽(今在河南新野),約生於公元715年,公元770年卒於成都。岑參幼年孤貧,岑參五歲跟隨他的兄長讀書,博覽群書。九歲就能賦文寫詩。
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及第,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後在天寶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時任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時,曾任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故世稱“岑嘉州”;後約大歷五年(770年)卒於成都,享年約五十六歲。
主要成就
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
岑參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其詩歌的題材涉及到述誌、贈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邊塞詩寫得最出色,“雄奇瑰麗”是其突出特點,還具有生動誇張、慷慨激昂、奇峻壯闊、氣勢磅礴、想象豐富、語言變化自如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