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回顧法國的歷史,他們國家的著名詩人都有誰?

回顧法國的歷史,他們國家的著名詩人都有誰?

1、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壹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1802年,雨果生於法國貝桑松,上有兄長二人。13歲時與兄長進入寄讀學校就學,兄弟均成為學生領袖。雨果在16歲時已能創作傑出的詩句,21歲時出版詩集,聲名大噪。

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議院議員職位,自此專心從政。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法王路易被遜位。雨果於此時期四處奔走鼓吹革命,為人民貢獻良多。

贏得新***和政體的尊敬,晉封伯爵,並當選國民代表及國會議員。三年後,拿破侖三世稱帝,雨果對此大加攻擊,因此被放逐國外。此後20年間各處漂泊,此時期完成小說《悲慘世界》。

1870年法國恢復***和政體(法蘭西第三***和國),雨果亦結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國。1885年,雨果辭世,於潘德拉舉行國葬。

2、卡紮利

法國著名象征主義詩人。作品有:死之舞(Danse macabre,法;Dance of death,英)壹譯《骷髏之舞》交響詩。聖桑作於1874年,Op.40。g小調。

取材於法國醫師兼詩人卡劄利斯(1840-1909)的詩篇:深夜,在墳地上,死神演奏小提琴,伴壹群骷髏舞蹈。其中並引用中世紀聖歌《震怒之日》(Dies Irae)的曲調象征死亡。

3、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象征派詩歌先驅,代表作有《惡之花》。

夏爾·波德萊爾是法國象征派詩歌的先驅,在歐美詩壇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惡之花》是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詩集之壹。從1843年起,波德萊爾開始陸續創作後來收入《惡之花》的詩歌。

出版後不久,因“有礙公***道德及風化”等罪名受到輕罪法庭的判罰。1861年,波德萊爾申請加入法蘭西學士院,後退出。作品有《惡之花》、《巴黎的憂郁》、《美學珍玩》。

4、艾呂雅

保爾·艾呂雅(1895——1952年),法國當代傑出詩人。壹生寫詩和戰鬥,參加達達運動和超現實主義運動,以及反法西斯鬥爭。出版詩集數十種。

主要有《痛苦的都城》、《不死之死》、《公***的玫瑰》、《豐采的眼睛》、《詩與真》、《鳳凰》、《為了在這裏生活》、《獸與人,人與獸》、《當前的生活》、《天然的流水》等。

5、阿爾封斯·德·拉馬丁

阿爾封斯·德·拉馬丁(1790-1869)法國十九世紀第—位浪漫派抒情詩人。1811年秋漂泊意大利,在那不勒斯認識了壹個叫格拉齊拉的姑娘,後來為她寫了壹部小說《格拉齊拉》。

1816年秋,他在法國東南都溫泉鎮艾克斯萊班(Aix-les- Bains)療養,認識了壹位老科學家的年輕妻子,兩人相戀。她次年的病故給他帶來懊喪的回憶。

寫下了許多悲嘆愛情、時光、生命消逝的詩篇,後結集為《沈思集》,1820年發表後獲得上流社會的熱烈歡迎而壹舉成名。他還著有詩集《新沈思集》、《詩與宗教和諧集》。

小說《壹個女仆的故事》、《聖普安的石匠》等。拉馬丁長於抒情,詩歌語言樸素,節奏鮮明,但情調低沈、悲觀。

他認為詩是心靈的語官,是感情充溢時的自然流露。代表作《沈思集》給人以輕靈。飄逸、朦朧和淒涼的感覺,著重抒發內心深切的感受。

百度百科-維克多·雨果

百度百科-卡紮利

百度百科-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

百度百科-保爾·艾呂雅

百度百科-拉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