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特色
創設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將讀 的訓練貫穿於教學的始終。引導學生通過看、聽、說、讀、做、寫等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春天的特點。
課前準備
1.音樂曲目《春天暢想曲》,各類春景的CAI課件。
2.畫壹畫春天中的各種花兒、草兒、樹芽兒並剪下來。
3.收集與春天有關的資料(圖片、照片、詩歌、散文)
教學過程
壹、直觀圖象引入,激發興趣
1.孩子們,冬天過去了,春姑娘又壹次悄悄地、輕輕地向我們走來,妳們看(教師播放CAI課件的部分內容)
妳們看到了什麽?聽到了什麽?
2.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綻放的花朵,嫩綠的小草,還帶來了哪些美麗的景象呢?我們壹塊兒到課文中去找春天 吧。(教師板書課題。)
[點評:春天是個五彩斑斕的季節,但教師引入時只播放壹點點春花、春草的景色,讓學生意猶未盡時萌生找的願望,此時教師及時揭題,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春天還在什麽地方呢?妳們聽(教師配樂範讀。)
2.孩子們找到的春天多美啊!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註意把字音讀準。
3.指名讀自己最喜歡讀的壹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評壹評。(3~4名學生讀,教師註意引導學生從正面評價。)
4.齊讀課文,教師評價。
[點評:初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的同時,有效地進行識字,在初讀的過程中,通過生生評、師生評,使師生的評價成為學生朗讀提高的推動力,同時也在正面、互動的評價中為課堂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
三、品讀課文,讀中悟文
1.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妳認為課文中的哪句話讓妳知道春天真的來到了,找出來讀給同桌的`小夥伴聽壹聽。(指名讀。)
妳知道探出頭來是什麽樣的嗎?能做給大家看壹看嗎?那小草探出頭來是什麽樣的呢?(教師演示課件。)
多可愛的小草呀!誰再來讀壹讀。(2~3名學生讀,教師註意提示疑問語氣,必要時可範讀。)
(2)課文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嗎?找出來的四人小組內讀壹讀,壹人讀壹句,比壹比誰讀得棒。註意可以邊讀邊做做動作,加上自己的表情。
(實物投影4~7自然段。)
A.教師選擇壹小組來表演讀,生正面評價,提出建議。
B.教師演示課件表演讀。
C.仿照句式,練習說話。
(什麽)(怎麽樣),那是春天的(什麽)吧?
先說給旁邊的小朋友聽壹聽,再全班交流。
D.全班起立,表演讀4~7自然段。
[點評:這兩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自主讀、合作讀的過程中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教師有意識地鼓勵學生用表演讀的方式來讀這部分,目的是讓學生在讀中不知不覺地感知春天的動態美。]
3.妳還從哪些句子知道春天來了?把這些句子讀出來,把妳的理由講出來。指名讀,說理由。
4.是啊,美麗的春天來啦!(教師播放課件,和學生壹起小結過渡。)
師:百花開放了(生:我們看到了她);百鳥鳴不停(我們聽到了她);花兒開放,清香撲鼻(我們聞到了她);冰雪融化,泉水叮咚(我們觸到了她)。
齊: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在喜鵲、杜鵑嘴裏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師:春天真是無處不在!
[點評: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讀的過程中認識了春天,從圖畫和音樂聲中激發起讀的願望,教師和學生***同的聲情並茂的小結,讓學生真切地感到春天來了,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掀起課堂氣氛的高潮。]
四、拓展交流,強化感受。
1.大自然中的春天美不勝收,音樂中的春天充滿幻想,孩子們朗讀中的春天猶在眼前。除了課文描繪的春天景色以外,老師課前請小朋友收集的有關春天的資料,都帶來了嗎?
2.請大家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向妳的小夥伴介紹春天的美。(學生在四人小組長安排下有序地介紹。)
3.哪位小朋友上來向大家介紹?(實物投影相關的資料。)
4.評出小小收集家、小小介紹家。
五、合作分行,拓展思維
春天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景象,讓我們留住春無,讓春光打扮我們的教室吧!
師生合作在教室的展板上貼畫,***同完成《春之味》圖畫。
[點評:這兩個環節通過收集資料,交流資料,師生合作完成圖畫,不僅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材料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而且豐富了課文的人文內涵,使課內課外自然地溝通起來,提高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