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5年到1993年的18年間,王選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激光照排系統研制中,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分三段工作。他在系統設計過程中的手稿達2200多頁,白天沒有時間,就在晚上工作,有的設計是在出差時的飛機上甚至在公交車上想出的方案。
1975年,王選與在北大數學系任教的妻子陳堃銶議論國家重點科技項目“漢字信息處理技術工程”時,其中的“漢字精密照排”子項目引起王選敏銳的科研判斷。他認為,若能實現“漢字精密照排”。
在漢字信息存儲方面采取的都是模擬存儲方式,選擇的輸出方案則是國際流行的二代機或三代機。王選經過仔細調查研究,作出了異於常人的方向判斷和跨越式大膽技術決策:模擬存儲沒有前途,應采用數字存儲方式將漢字信息存儲在計算機內。
王選拿出字典,琢磨著每個漢字的筆畫,他很快發現了規律:漢字雖然繁多,但每個漢字都可以細分成橫、豎、折等規則筆畫,以及撇、捺、點、勾等不規則筆畫。使被壓縮的漢字字形信息以710字/秒的速度高速復原,這種強大的漢字字形變化功能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