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是否真的存在唐伯虎這個歷史人物

是否真的存在唐伯虎這個歷史人物

壹。唐伯虎的生平

唐伯虎,(1470-1524),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月寅時,便取名「寅」,因為寅為虎,又取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別號。江蘇蘇州人。

舉鄉試第壹(解元)。後因科場舞弊案受牽連,功名受挫,又遭家難,經歷坎坷。後半生在蘇州城西北桃花塢建壹“桃花庵”,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時與徐禎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藝,號“吳中四才子”。唐寅“任逸不羈,頗嗜聲色”,自署印“江南第壹風流才子。”他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是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大畫家,擅人物、山水、花鳥。唐寅書法為畫名所掩,主要學趙孟頫,更受李北海影響,筆畫俊逸挺秀,婉轉流暢,筆力稍弱,鉤挑綿軟,看不出壹絲狂態。王世貞評曰:“伯虎入吳興堂廡,差薄弱耳。”(《州山人稿》)流傳墨跡有《自書詩》、《聯句詩》、《落花詩卷》等。

唐伯虎自幼聰穎,能詩擅畫,十六歲便中秀才,十九歲娶徐氏。徐氏文靜秀氣,溫柔體貼,夫妻恩愛。其父唐廣德,經營壹家唐記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氣風發時,父親突然中風過世,母親因太悲傷也隨父親而去,後又驚聞妹妹在夫家喪亡,心愛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時,產後熱盛,悄悄離世,可憐的小嬰兒在出世三天後,也隨親娘而去。親人接連病故,打擊甚大,使他意誌消沈。後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勵下,重拾古文,發憤苦讀,結果鄉試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壹時名遍南京城。二十七歲時續弦,娶了何氏。當唐寅上京考取進士時,被同行的同鄉都元敬出賣,被誣告行賄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經幾番周折後,證實無罪。釋獄後,落魄潦倒,妻子何氏離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時幸有好友、九娘(青樓女子)在精神上援濟他。後來,他娶了能幹貼心的九娘為妻,自此也潛心作畫,在丹青上大有進展。

唐寅31歲開始“千裏壯遊”,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閔、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為生。唐寅擅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唐畫”為後世畫家所宗。傳世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有《騎驢歸思圖》、《秋風紈扇圖》、《李瑞瑞圖》、《壹世姻緣圖》、《山路松聲圖》等。詩詞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他和九娘育有壹女。九娘三十七歲即因操勞過度而過世。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有學圃堂、夢墨亭、竹溪亭、蚊蝶齋等(亦稱唐家園,遺址在今桃花塢大街)。他自稱桃花塢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他的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塢,壹生中的主要藝術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也產生於此。唐寅坎坷壹生,貧困淒苦,享年五十四歲。

二、 唐伯虎的軼聞軼事

「吳門四才子」之壹的唐伯虎。人們只知道他少年時候頑皮;青年時風流;中年老了,玩世不恭。所以世人將他的壹些故事添枝加葉,以至於編造成許多傳奇小說,例如:唐伯虎三點秋香……等等。但關於傳說中唐伯虎的故事,未必完全真實,但可以透露出,這位才子畫家性格上的風流狂放,不居禮法。

當時,唐伯虎已是明代有名的畫家。所以,許多有錢有勢的人都想仗著自己的權勢,向唐伯虎要幾幅畫,但唐伯虎生性不畏權勢,而好結窮人。就因如此,所以唐伯虎寧願作畫送給窮人,也不願理會那些高官貴人。

從前有本叫《九美圖》的書,講的是唐伯虎娶了九位美女的故事,情節很離奇,其實歷史上並沒有這樁事,不過唐伯虎畫九美圖倒是真的。九美圖的由來,是祝枝山有壹次去拜訪唐伯虎,而與唐伯虎打賭,只要唐伯虎能在壹年內,將蘇州城裏有名望的小姐,畫出十張美女圖來,祝枝山將付給他三百兩銀子。但當時唐伯虎卻忽略了:大家閨秀,平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哪來十張美女圖?這時,書僮唐興建議唐伯虎,每月初壹、月半到玄妙觀去,必可輕易的得到十張美女圖,但唐伯虎只完成了九張,而這九張美女圖也就因此被保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