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兩句關於塞外風光的詩句

兩句關於塞外風光的詩句

1.描寫塞外風景的詩句

1、使至塞上

作者王維 朝代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白話翻譯: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千裏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翺翔雲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2、涼州詞二首·其壹

作者王之渙 朝代唐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白話翻譯: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3、月夜憶舍弟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白話翻譯: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裏,壹只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4、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賀 朝代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白話翻譯:

平沙萬裏,在月光下像鋪上壹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壹彎明月當空,如彎鉤壹般。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5、夜上受降城聞笛

作者李益 朝代唐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白話翻譯:

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壹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

2.描寫邊塞風光和田園風光的詩句各兩句

描寫邊塞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佛”王維(唐)《使至塞上》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初唐四傑”之壹楊炯(唐)《從軍行》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唐)《涼州詞》

野雲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李頎《古從軍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三》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賽》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壹夜滿關山。——高適《塞上聽吹笛》

田園鄉村: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 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 王建《雨過山村》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陸遊《遊山西村》

3.描寫塞外風光的詩句 急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古意

李頎

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能歸。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

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

壹川碎石大如鬥,

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

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

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

料知短兵不敢接,

軍師西門佇獻捷。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作者: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於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雲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4.描寫邊塞風光的古詩句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見 jiàn” 應讀 xiàn ;

“野yě"應讀yǎ。

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壹個遊牧民族,活動在今甘肅、內蒙壹帶。

②陰山――就是大青山,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

③穹廬――遊牧人住的圓頂氈帳,形狀像蒙古包。

④見――同“現”,呈現。

這首古代民歌,歌詠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陰山下”,說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亙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環顧四野,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壹片茫茫。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闊大恢宏。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沒有什麽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沈悶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然改觀。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裏。只有當壹陣清風吹過,草浪動蕩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壹群,西壹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壹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壹句稱為點晴之筆,對於“吹”、“低”、“見”三個動詞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敕勒族人用穹廬――圓頂氈帳來比喻草原的天空,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贊美,這樣的審美情趣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系。穹廬是遊牧異議的活動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於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 ,他們有著極深極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說,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贊美家鄉,贊美生活;我們並且認為,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這裏。

作者簡介

北朝是指公元4——6世紀,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先後建立的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五個政權所經歷的歷史時期的總稱。北朝人民主要過著遊牧生活,有許多民歌流傳下來。這些民歌豪放爽朗、慷慨激昂、語言樸實、極富生活氣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現存的北朝民歌大約有60多首,大都收錄在《樂府詩集》中。

敕勒族人用穹廬――圓頂氈帳來比喻草原的天空,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贊美,這樣的審美情趣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系。穹廬是遊牧異議的活動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於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 ,他們有著極深極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說,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贊美家鄉,贊美生活;我們並且認為,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