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位女孩每當放學時,總要經過壹個熱鬧的小小的服裝市場。
這裏的人總是很多,摩肩接踵。壹天,在擁擠的人群中,小女孩似乎看到了壹個黃色亮點,走近壹看,原來是壹條黃紗巾。
這條紗巾真美啊,風壹吹,便隨風飄舞,好似跳舞的仙女。女孩癡迷地看著它,完全被眼前景象吸引住了,壹動不動地站著,壹個中年人是賣貨的,他犀利的目光如同箭壹般看透了女孩的心,隨之說道:“買下吧,孩子,就剩這壹條了,只賣10元。”
女孩聽到了,10元錢,自己壹分錢都沒有。只好無奈地搖了搖頭。
“可以向家裏要嘛,我給妳留著,看得出妳很喜歡它。”女孩猶豫了片刻,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整個晚上,女孩都在心中吶喊:妳壹定要向家裏要錢啊!好,我下定決心了。可剛邁出壹小步,卻又退縮了,“妳家裏多窮啊,妳忍心要錢增加父母的負擔嗎?女孩在此徘徊了很久,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終於下定決心。
為父母著想吧!女孩心中壹直在想這件事,並發誓永遠不提。當她再次來到小市場時,遠遠地就看到黃紗巾在向好招手,“收下我吧,小姑娘。”
這條黃紗巾如壹只蝴蝶,真美麗啊!女孩心動了,她慢慢地走近了。“帶錢來了吧?”女孩無奈地搖了搖了頭。
這時,中年人撫摸著這條黃紗巾,腦中浮現出壹幅生動美麗的畫面,女孩帶著黃紗巾,朝氣蓬勃,臉上充滿了陽光的微笑,簡直就是壹對絕妙組合。唉,真可惜呀,中年人心中很遺憾地想。
突然壹個念頭萌發了,中年人很認真地問小女孩:“妳喜歡它,沒錯。”“嗯”。
女孩使勁地點了點頭。女孩準備離開了,她知道自己永遠不會得到它的,心中傷心極了,不如早點走開。
女孩剛走開,中年人迅速摘下黃紗巾,快步追上女孩。“孩子,送給妳吧,收下!妳圍上它肯定好看,真的。”
女孩楞住了,心微微顫動了壹下,看到了他那誠懇,堅定的目光。毫不猶豫地說:“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東西。”
“收下,是我願意送的,我自願的。”“不能,那樣我會很難受,比得不到它還難受。”
說著,中年人便將黃紗巾遞給小姑娘,但小女孩卻飛快地跑開了。突然女孩停了下來,轉身跑了回來,“反正站在樓上也能看見它。
能看見它,就好了。”女孩微笑著,轉身跑開了。
中年人立在那兒,記住了她那自然的微笑,望著小姑娘漸漸從他的視線中離開,消失。中年人被震撼了,他發誓要保護小姑娘純真的願望。
從此,女孩不再從那裏經過。註定不買它,繞開它不是更好嗎?女孩寫作業累了,望著黃紗巾便會感到身心舒適。
這條舞動的黃紗巾成為了排憂解難的朋友,裝飾了女孩的夢。這條黃紗巾依舊在那兒,下面的標簽寫著:“永不出售”。
2. 急,請把此文章擴寫成300字的文章夏天上的炎日仿佛吐著烈火。
大地就像壹個蒸爐:柳葉渴得卷起了身;花兒垂下了頭;湖泊的汗蒸得冒著熱氣……看,水裏的魚兒都急躁地遊動著,不會要被煮熟了吧……天啊,救救這些生靈吧! 恐怕是天公不忍,終於派來了那征兆清涼的使者——蜻蜓像是想撫慰著水中的魚兒,低低地掠過水面飛去,湖水泛起歡快的漣漪……“隆隆……嘩嘩……”雨點伴隨著震耳的雷聲從空中俯沖下來!大地萬物沐浴在這天公的恩賜裏面。 雨過天晴,太陽被雨露洗去了鋒芒,天邊掛起了晚霞。
柳葉花兒還吮吸著甘甜的雨水,發出鮮活的顏色。湖裏,魚兒舞著尾巴感謝大地的恩賜,連青蛙也跑出來開起了歌會! 湖邊的人們享受著炎熱後的清涼,踏著輕快的步伐前行。
小橋上響起了孩童的歡聲笑語,地上個個的水窪映照出無數個他們如花的笑靨與放晴的天。
3. 《精衛填海》擴寫300字炎帝有壹個女兒,叫女娃。
女娃十分乖巧,黃帝見了她,也都忍不住誇獎她,炎帝視女娃為掌上明珠。 炎帝不在家時,女娃便獨自玩耍,她非常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看壹看。
可是因為父親忙於公事:太陽升起時來到東海,直到太陽落下;日日如此,總是不能帶她去。這壹天,女娃沒告訴父親,便壹個人駕著壹只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
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像山壹樣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兒,但卻不能用太陽光來照射她,使她死而復生,也只有獨自神傷嗟嘆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壹只小鳥,花腦袋,白嘴殼,光著腳,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
因此,她壹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鳩山上銜了壹粒小石子,展翅高飛,壹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回翔闃,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妳這工作就幹壹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衛在高空答復大海:“哪怕是幹上壹千萬年,壹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妳填平的!” “妳為什麽這麽恨我呢?” “因為妳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妳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壹天會把妳填成平地。”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
後來,壹只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壹樣,也去銜石填海。
直到今天,她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精衛鍥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願望,宏偉的誌向,受到人們的尊敬。
晉代詩人陶潛在詩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熱烈贊揚精衛小鳥敢於向大海抗爭的悲壯戰鬥精神。後世人們也常常以“精衛填海”比喻誌士仁人所從事的艱巨卓越的事業。
人們同情精衛,欽佩精衛,把它叫做“冤禽”、“誓鳥”、“誌鳥”、“帝女雀”,並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跡,叫作“精衛誓水處”。 139 評論(2) 分享 舉報zhoujien71 2019-10-13我學習了精衛的精神 18 評論 分享 舉報其他類似問題2016-06-20精衛填海的作文300字7892011-11-04《精衛填海》擴寫 大約600字412017-05-20精衛填海擴寫和改寫172010-06-17神話故事300字精衛填海43662009-06-07《精衛填海》續寫5242016-09-22精衛填海的文言文改寫成現代文200字1282018-01-21神話故事300字精衛填海.72016-10-10精衛填海改寫記敘文,簡短的50更多相關擴寫精衛填海300字的問題 >為妳推薦:特別推薦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為什麽只有中國人會“腎虛”?中國科研路徑能帶出諾獎級成果嗎?地球轉動45億年的動力源是什麽?中國人為何熱愛軍事化管理?。
4. 將《天凈沙·秋思》改寫成小短文300字黃昏,夕陽余輝揮撒大地 . 昔日如綠色流水瀑布壹般的青藤早已枯萎,只剩下茍延殘喘的枯枝敗葉,夏青樹早已老去,只剩下空心的樹幹,烏鴉壹聲聲的鳴叫似乎在悲嘆秋天到了,後,亦拍著瘦弱的翅膀飛向了模糊的天空。
壹條不知何時建起的小橋在微微顫抖,流水不知疲倦地嘩嘩長流,看那稀稀疏疏的村居,炊煙裊裊,恐怕裏面的人早已聚在壹起有說有笑地吃飯了。 沿著這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癡想著,是否能沿著這條小路回到自己的家呢?西風沿襲,寒意透心,這匹老馬也似乎在這寒風中瑟瑟發抖。
不知不覺,夕陽已經看不見了, 傷心傷心復傷心,在天涯的人啊,妳什麽時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呢?。
5. 300字擴寫作文擴寫烏衣巷這是壹首懷古詩.憑吊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塗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這首詩的三、四句時說:“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首句“朱雀橋邊野草花”,朱雀橋橫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烏衣巷的必經之路.橋同河南岸的烏衣巷,不僅地點相鄰,歷史上也有瓜葛.東晉時,烏衣巷是高門土族的聚居區,開國元勛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住在這裏.舊日橋上裝飾著兩只銅雀的重樓,就是謝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橋又同烏衣巷偶對天成.用朱雀橋來勾畫烏衣巷的環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實,又能造成對仗的美感,還可以喚起有關的歷史聯想,是“壹石三鳥”的選擇.句中引人註目的是橋邊叢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長花開,表明時當春季.“草花”前面按上壹個“野”字,這就給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氣象.再加上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壹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橋畔,這就使我們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記得作者在“萬戶千門成野草”(《臺城》)的詩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敗.現在,在這首詩中,這樣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車水馬龍的朱雀橋,今天已經荒涼冷落了嗎!第二句“烏衣巷口夕陽斜”,表現出烏衣巷不僅是映襯在敗落淒涼的古橋的背景之下,而且還呈現在斜陽的殘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開花”解的“花”字相對應,全用作動詞,它們都寫出了景物的動態.“夕陽”,這西下的落日,再點上壹個“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慘淡情景.本來,鼎盛時代的烏衣巷口,應該是衣冠來往、車馬喧闐的.而現在,作者卻用壹抹斜暉,使烏衣巷完全籠罩在寂寥、慘淡的氛圍之中.經過環境的烘托、氣氛的渲染之後,按說,似乎該轉入正面描寫烏衣巷的變化,抒發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沒有采用過於淺露的寫法,諸如,“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孫元宴《詠烏衣巷》)、“無處可尋王謝宅,落花啼鳥秣陵春”(無名氏)之類;而是繼續借助對景物的描繪,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筆觸轉向了烏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飛燕,讓人們沿著燕子飛行的去向去辨認,如今的烏衣巷裏已經居住著普通的百姓人家了.為了使讀者明白無誤地領會詩人的意圖,作者特地指出,這些飛入百姓家的燕子,過去卻是棲息在王謝權門高大廳堂的檐檁之上的舊燕.“舊時”兩個字,賦予燕子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尋常”兩個字,又特別強調了今日的居民是多麽不同於往昔.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作者對這壹變化發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飛燕形象的設計,好像信手拈來,實際上凝聚著作者的藝術匠心和豐富的想象力.晉傅鹹《燕賦序》說:“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復來者.其將逝,剪爪識之.其後果至焉.”當然生活中,即使是壽命極長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這就足以喚起讀者的想象,暗示出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起到了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烏衣巷》在藝術表現上集中描繪烏衣巷的現況;對它的過去,僅僅巧妙地略加暗示.詩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因此它雖然景物尋常,語言淺顯,卻有壹種蘊藉含蓄之美,使人讀起來余味無窮.。
6. 擴寫作文300字 30分鐘內回答加30懸賞大象過河時,興許會被河馬咬掉尾巴,如果大象不過河呢,它就永遠不知道河對岸的風景多麽美好!所以呢妳要想品嘗勝利的果實,就要勇敢的面對壹路的坎坷,不怕危險,不怕過河時突然竄出的河馬,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把他們解決掉。
這樣妳才能達到勝利的彼岸。這樣妳才會有所成長。
畏首畏尾,怕這怕那 ,壹輩子躲在溫暖的小屋裏。是安全,不過也註定壹輩子碌碌無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不經歷風雨怎麽能見彩虹?再說還有爸爸媽媽在背後做妳堅強的後盾呢。不要怕勇敢的向前沖吧!相信自己,妳壹定行!加油哦! 晚上我躺在床上壹遍遍回想著下午爸爸好似哲學家的壹番話,不由得勇氣倍增。
相信自己!,加油!妳壹定行!加油吧!沒有什麽可以難倒我的。 我給自己打著氣,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夢裏我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爸爸,媽媽,還有我的朋友都在為我鼓掌。
7. 訴衷情擴寫作文300字把自己當作主人公,亂寫壹痛,註意文理,加點修飾,適當想象就可以了啊訴衷情 陸遊 當年萬裏覓封候,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積貧積弱,日見窘迫的南宋是壹個需要英雄的時代,但這又是壹個英雄“過剩”的時代。
陸遊的壹生以抗金復國為己任,無奈請纓無路,屢遭貶黜,晚年退居山陰,有誌難申。“壯士淒涼閑處老,名花零落雨中看。”
歷史的秋意,時代的風雨,英雄的本色,艱難的現實,***同釀成了這壹首悲壯沈郁的《訴衷情》。 作這首詞時,詞人已年近七十,身處故地,未忘國憂,烈士暮年,雄心不已,這種高亢的政治熱情,永不衰竭的愛國精神形成了詞作風骨凜然的崇高美。
但壯誌不得實現,雄心無人理解,雖然“男兒到死心如鐵”,無奈“報國欲死無戰場”,這種深沈的壓抑感又形成了詞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劇情調。詞作說盡忠憤,回腸蕩氣。
“當年萬裏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開頭兩句,詞人再現了往日壯誌淩雲,奔赴抗敵前線的勃勃英姿。“當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時陸遊來到南鄭(今陜西漢中),投身到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
在前線,他曾親自參加過對金兵的遭遇戰。“覓封候”用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寫自己報效祖國,收拾舊河山的壯誌。
“自許封侯在萬裏”(《夜遊宮》),壹個“覓”字顯出詞人當年的自許、自負、自信的雄心和堅定執著的追求精神。“萬裏”與“匹馬”形成空間形象上的強烈對比,匹馬征萬裏,“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謝池春》),呈現出壹派卓犖不凡之氣。
“悲歌擊築,憑高酹酒”(《秋波媚》),“呼鷹古壘,截虎平川”(《漢宮春》),那豪雄飛縱、激動人心的軍旅生活至今歷歷在目,時時入夢,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強烈的願望受到太多的壓抑,積郁的情感只有在夢裏才能得到宣泄。“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在南鄭前線僅半年,陸遊就被調離,從此關塞河防,只能時時在夢中達成願望,而夢醒不知身何處,只有舊時貂裘戎裝,而且已是塵封色暗。
壹個“暗”字將歲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塵堆積之暗淡畫面,心情飽含惆悵。 上片開頭以“當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軍旅生活的回憶,聲調高亢,“夢斷”壹轉,形成壹個強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為悲涼,至下片則進壹步抒寫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跌入更深沈的浩嘆,悲涼化為沈郁。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這三句步步緊逼,聲調短促,說盡平生不得誌。
放眼西北,神州陸沈,殘虜未掃;回首人生,流年暗度,兩鬢已蒼;沈思往事,雄心雖在,壯誌難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沈痛的感情,越轉越深:人生自古誰不老?但逆胡尚未滅,功業尚未成,歲月已無多,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
“壹事無成霜鬢侵”,壹股悲涼滲透心頭,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數年,雙鬢再青,又豈能實現“攘除奸兇,興復漢室”的事業?“朱門沈沈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雲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所以說,這憂國之淚只是“空”流,壹個“空”字既寫了內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寫了對君臣盡醉的偏安東南壹隅的小朝廷的不滿和憤慨。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最後三句總結壹生,反省現實。
“天山”代指抗敵前線,“滄洲”指閑居之地,“此生誰料”即“誰料此生”。詞人沒料到,自己的壹生會不斷地處在“心”與“身”的矛盾沖突中,他的心神馳於疆場,他的身卻僵臥孤村,他看到了“鐵馬冰河”,但這只是在夢中,他的心靈高高揚起,飛到“天山”,他的身體卻沈重地墜落在“滄洲”。
“誰料”二字寫出了往日的天真與今日的失望,“早歲那知世事艱”,“而今識盡愁滋味”,理想與現實是如此格格不入,無怪乎詞人要聲聲浩嘆。“心在天山,身老滄洲”兩句作結,先揚後抑,形成壹個大轉折,詞人猶如壹心要搏擊長空的蒼鷹,卻被折斷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 *** 。
陸遊這首詞,確實飽含著人生的秋意,但由於詞人“身老滄洲”的感嘆中包含了更多的歷史內容,他的闌幹老淚中融匯了對祖國熾熱的感情,所以,詞的情調體現出幽咽而又不失開闊深沈的特色,比壹般僅僅抒寫個人苦悶的作品顯得更有力量,更為動人。 ●訴衷情 陸遊 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
蠟封夜半傳檄,馳騎諭幽並。 時易失,誌難城,鬢絲生。
平章風月,彈壓江山,別是功名。 陸遊有《訴衷情》詞二首,其中壹首的首句是“當年萬裏覓封候”,另外壹首即此詞。
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陸遊六十六歲,閑居山陰(浙江紹興),曾作詩《予十年間兩坐斥,罪雖擢發莫數,而詩為首,謂之‘嘲詠風月’。既還山,遂以‘風月’名小軒,且作絕句》,這首詞中有“平章風月,別是功名”之句,可能是同壹時期的作品可以此為參照。
詞的上片是憶舊。起首兩句寫早年的政治生活。
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陸遊由福州決曹掾被薦到臨安,以右從事郎為樞密院敕令所刪定官,由九品升為八品,這是他入朝為官的開始。唐宋時九品官服色青,陸遊以九品官入京改職,言“青衫”十分貼切。
紹。
8. 擴寫作文“壹張冰冷的成績單落在了我面前,看著那壹個個大紅的要註重心理描寫,心理的轉變: 今天我和往常壹樣跟同學們嘻嘻哈哈的鬧著,突然壹張冰冷的成績單落在了我面前,看著那壹個個大紅的叉子,可想老師當時氣憤至極.我壹下子收住了自己那燦爛的嘴臉,心裏不由得沈了起來.這時,同桌的卷子也發了下來,可惡!他竟然比我分數高,這道題他和我答的壹樣啊,怎麽他得那麽多分!老師真偏向!說著,同桌回來了,他看著自己的卷子,喜出望外,大聲尖叫.看他樂得好像眉毛都要掉下來了!我正要氣憤得和他說那道題,他卻走過來抓起我的卷子,激動的和我說:"哈哈,小樂,這道題妳扣分了吧,妳沒寫過程,又沒寫單位,傻了吧!"是噢!我確實忘寫了!"下回認真點吧!"同桌的壹句話瞬間點醒了我,就像提壺灌頂壹樣.後來班主任針對這次考試做了總結,有些同學還想去要分,老師卻生氣的說:"那壹分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妳是否找到妳錯在哪了,下回考試要註意!"是的,每次考試我們都要反思總結,不能在壹個地方摔兩次,甚至三次,下次考試我壹定要認真用心,不能馬虎了,下次我要考高分,超過同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