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詩歌賞析。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批註是我國傳統的讀書方法和文學鑒賞、批評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簡潔的語言記錄閱讀者的感悟、品味、欣賞,體現閱讀者的眼光和情懷。
請運用下面提供的符號作標記,在《飲酒》詩旁寫出2至3個批註。(語言要簡明流暢.能讓讀者知道妳已經讀懂了這首詩,並能欣賞它。)
○關鍵詞語 佳妙句
飲酒 陶淵明 批註: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壹項是
A.?而無車馬喧?意思是沒有那些人來人往的喧囂,沒有世俗的困擾。
B.?心遠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靜,心就會遠離喧鬧的塵世。
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心與自然的會意與親近,達到了壹種物我合壹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寫出了詩人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賞析有誤的壹項是
A.{飲酒(其五))主要表達了詩人如何從大自然裏悟出人生的真正意義,獲得恬靜的心境這壹內容。
B.?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句與杜甫(望嶽)中?蕩胸生層雲,決眥人歸鳥?都借歸鳥來寫詩人陶醉自然而不願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與《歸園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都表達了詩人返樸歸真的人生理想。
D.陶淵明愛菊,菊花成了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頤說蓮,蓮花象征著君子美好的品德。他們都托物言誌,寄托了壹種高潔的情致。
4、詩中最能體現詩人隱逸生活情趣的壹個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詩中描寫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點。
6、?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句中?心遠?指什麽?詩句說明了什麽道理?
7、歷來論者對這首詩的第六句持不同見解:有認為?悠然見南山?好的,也有認為?悠然見南山?不好的。請簡明扼要的談談妳的看法。
8、下列賞析有誤的壹項是
A.這首詩歌頌了熱鬧的田園生活,突出地表現了詩人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見南山?壹句中?見?字用的極妙,表現了詩人不是有意而為之,是在采菊時,山的形象無意中映入了眼簾。
C.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特點是情、境、理三者的渾然融合。在幽美淡遠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構成的境界中,蘊含著萬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與?忘言?的關系是說此情此景中讓人體會到生活的真諦,而這種?真意?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因而詩人只好忘言了。
9、詩人在與大自然的親近中獲得了怎樣的心境?(填原文)
答案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詩人悠閑地在籬下,采菊,擡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以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真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
2、B 3、 B 4、?心遠?或?悠然?(答出其中壹個即可) 5、寧靜、平和、閑適、恬淡?(答出其中壹個即可) 6、?心遠?指思想遠離官場和世俗。?心遠地自偏?形象地道出了壹個道理:環境的偏僻幽靜方能使人恬淡舒適。 7、?見?字好,?見?更能顯示出詩人采菊時,未留心、不經意間與廬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態,從而表示出詩人悠然、淡泊,超脫於塵雜之外的情愫,自然親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識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詩人對僧道雲集的廬山勝地壹往情深的向往,是詩人隱逸思想的真實外化,體現著藝術形式服從於思想內容的創作原則。 8、A 9、心遠地自偏
(二)詩歌賞析。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1、讀李白《行路難》(其壹),回答問題。
①詩中采用?垂釣碧溪?和?乘舟夢日?(限填四字)兩個典故表達自己有為於當世的理想。
②詩中名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表現出詩人自信(答?積極?豁達?倔強?樂觀?等也可)的性格。
2、?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壹句連用了幾個精妙的動詞,折射出了詩人的(苦悶和壓抑)。
2.詩歌運用了幾處比喻,?黃河冰塞川?太行雪滿山?比喻了(前路的艱難)。
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壹句詩運用了兩個典故,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渴望重回政治舞臺,重新施展自己才華的美好願望)。
4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情感兩面入手,分析?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句詩 。
這句詩運用了兩種修辭手法,壹是反復。?行路難?的兩次出現,強調地反映了詩人的無助苦悶。是反問,這是無助之時的悲情吶喊,把詩人坎坷失意的憂愁表現了淋漓盡致。
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意思是什麽?表達了詩人什麽情感?
我終有壹天會乘風破浪,掛起高高的風帆度過蒼茫的大海。詩句表達了詩人不屈,從命運,決心以積極樂觀的精神樂觀面貌挑戰命運,重新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的思想感情。
6、這首詩中詩人以?行路難?比喻(世道多險阻)
7、?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壹句詩運用了兩個典故,這樣寫有什麽作用?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像傳說中的呂尚、伊尹壹樣,有朝壹日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8、小張給小王的畢業贈言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兩句詩,小張想表達什麽意思呢?請結合這首詩談壹談。
這兩句詩表現了詩人沖決黑暗、追求光明的積極樂觀的精神,同學們用它作為畢業贈言,是希望友人對自身的能力堅信不疑,對人生前途充滿希望。
(三)詩歌賞析。
遊山西村
陸 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
1.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壹句蘊涵了什麽哲理?請聯系妳的生活實際談談。(3分)
這壹句說明事情到了最糟糕的時候往往出現轉折。聯系實際只要符合詩句所含這裏即可。
2.有人評價說這首詩除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壹句,其他詩句都是多余的,沒有寫的價值。請談談妳的看法。(1分)
答:不多余。因為這壹句和其他句聯系在壹起,才能體現出?受到邀請?去山西村沿途所見?到山西村所見?離開?遊的過程的。
3、詩歌記的是壹次山村之遊,妳能從詩中看出作者這次山村之遊的過程嗎?
受到邀請?去山西村沿途所見?到山西村所見?離開
4、詩的頷聯和頸聯寫了作者此次山村之遊所見,作者看到了(沿途美景)和(迎春社的熱鬧);詩中洋溢著作者的(驚喜和熱愛)。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是千古傳頌的名句,它不但準確生動地描繪了美景,又寓有發人深省的哲理,請妳從景和理的角度對這壹名句做簡要賞析。
這句詩其實是寫了作者沿途所見之景:山環水繞,柳樹蔥郁,花團錦簇。另外寫了路途之中迷路的情景,充滿了情趣。這句是包含了詩人在逆境中對國家民族命運和個人誌向的豪邁信心。現在我們常把此聯詩比喻在陷入絕境之時,忽然有了新的希望和轉機,用它來寬慰和鼓勵人,充滿了哲理。